用生态“含绿量”赢得发展“含金量” 向绿而行 绘就美丽江苏新图景
video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民之所愿。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探索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特点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全省生态环境实现从严重透支到明显好转的历史性转变。
在常州市新北区沿江复绿生态廊道,江堤南望,千亩绿地格外醒目,让人心旷神怡。然而在三年前,这里还是化工企业聚集的地方。为了破解“化工围江”困局,常州将“手术刀”对准了年产值达数百亿元的滨江化工园区,关停搬转沿江化工企业48家。新阳科技集团的3个子公司就在其中。为坚定不移推进长江大保护,企业选择“壮士断腕”,从化工转型新能源,抢跑新赛道。旗下光伏子公司的二期高效太阳能电池项目将在10月底投入试生产。新产品的光电转换效率将实现25.5%以上,达到行业领先水平,为企业带来新的增长极。
江苏格林保尔光伏有限公司总经理袁国平说:“一期、二期项目,我们有望达到太阳能电池将近5个GW的产能,大约可以形成40亿左右人民币的销售。”
常州市新北区委常委、滨开区党工委书记姜浩说:“在沿江生态复绿方面,累计复绿3300亩,长江常州段生态岸线建成比例达到了80.6%,居全省第一;在产业升级方面,我们园区在大力度推进长江大保护和化工企业拆迁腾退的基础下,各项经济指标不降反升,全年亩均实缴税收从2019年11.1万元增长到2022年的36.7万元。”
十多年来,江苏牢记总书记嘱托,把保护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全省累计关闭4900余家化工企业,取消26家化工园区定位,累计退出长江生产岸线81公里。
长江江苏段的“沧桑巨变”,折射的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理念之变。破除旧动能,切换新动能,江苏正全面迈入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快车道”。目前,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提高到41.1%和49.6%,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规模居全国第一。
推动高质量发展,不仅要对污染物排放量做减法,还要对扩大环境容量做加法。为此,江苏创新开展“生态岛”建设,并于日前确定全省首批8个“生态岛”试验区。在泗洪成子湖“生态岛”,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对生态林进行日常管护。这个生态岛项目总面积约一万亩,栽植水杉、池杉等23.5万株,总投资5000万。当地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核心,构建了4个大类7项具体工程项目,为野生动植物提供更广阔的生存空间。
宿迁泗洪县龙集镇生态环境和建设局负责人金殿平说:“区域环境基础设施和供给能力水平显著提升,生态要素进一步丰富,生态系统物质供给和水源涵养、气候调节、降碳增汇、净化环境等调节服务功能显著增强。”
目前,江苏已设计了38个关键节点,通过科学、积极、适度的人工干预,建设若干生态岛试验区,串“珠”成“链”,形成网络,为生物栖息、繁衍、迁徙提供了良好场所和生态通道。越来越多的自然精灵用脚投票,选择在江苏落脚、安家。
“只此青绿”映底蕴,“美丽江苏”入画来。作为全国唯一的部省共建生态环境现代化试点省,江苏知重奋进,在全国探路先行——稳步推进生态安全缓冲区建设,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鼓励地方开展绿色金融试点……一系列体制机制改革为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活力。新时代十年,江苏在GDP连跨7个万亿元台阶的同时,PM2.5浓度下降56.2%,国考断面优Ⅲ比例提升47.6个百分点,长江干流江苏段水质连续5年保持Ⅱ类,太湖治理连续15年实现安全度夏,全省生态环境质量创新世纪以来最好水平。迈上新征程,8500万江苏人民将以大地作纸、以奋斗作笔,扎实推进美丽江苏建设,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郑伟 康健 供片台/常州台 宿迁台 编辑/张萌)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