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头鱼”上岸!
10月24日清晨,太阳跃出湖面时,看着从自家9个生态净水网箱里捕捞的“胖头鱼”(鳙鱼)已尽数上岸,骆马湖洋河滩渔民刘裕东的脸上写满了丰收的喜悦。这是一年一度的“水上秋收”,这是期盼了一整个年头的幸福时刻,这是“人放天养”的骆马湖鳙鱼在2024年的首度破网上市,这也是骆马湖非法采砂与非法捕捞带来的生态创伤愈合后,生态富民“红利”的又一次成功释放!
清晨6点,骆马湖洋河滩渔民刘裕东带着家里几个亲戚简单吃点早餐,准备奔赴渔场。
渔民赶个大早奔赴渔场,需要开船1个多小时。
55岁的刘裕东是土生土长的骆马湖渔民,依湖而居,以湖为生,他说自己是骆马湖生态环境几度转换的最佳见证者。
从湖清水秀、飞鸟戏鱼的美丽场景,到非法采砂肆虐导致水质恶化、湖底荒漠化、岛屿消失的场面,再到禁采禁捕、还湖于民的可喜场景,像刘裕东这样把生活和命运都交给这座大湖的渔民,亲身感受到了市委、市政府在努力寻找生态恢复与富民增收的“两全法”。
渔民在拉网捕鱼。
收获的时刻,渔民在畅想今年的收成。
骆马湖现有标准化净水网箱规划区6处,总面积56.75万平方米,占湖泊总面积0.152%,惠及464户网箱户。
为修复水体环境、愈合非法采砂与非法捕捞带来的生态创伤,省骆马湖渔管办推出净水网箱项目。净水网箱利用鲢鳙鱼滤食水体浮游生物且无需投饵的生物特性,采用“无框架漂浮式”结构,网箱内只放鲢鳙鱼,起到还湖于民、生态养殖的双重效应。这一增殖养护措施成为挑起生态修复与渔民增收的“金扁担”。
一条条“胖头鱼”出水上市。
渔民喜笑颜开地捕捞“胖头鱼”。
刘裕东在骆马湖刘宅水域有20多个净水网箱,养殖的全是生态鱼,不投一粒饵、不用一两药,“人放天养”、以鱼净水、以水养鱼。
渔民欢喜地展示收获的肥大“胖头鱼”。
渔民满载而归,收获满满。
鱼类是食物链的主要参与者,也是水环境的调控者。据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跟踪调研,骆马湖网箱的年度净水成绩相当可观:固氮量达76.3吨,固磷量5.6吨,消耗蓝绿藻25840.5吨,输出碳汇1372.8吨。每年可产出优质鳙鱼5200余吨,带动每户渔民增收7万余元。骆马湖也成为全国供应鳙鱼最稳定的生产基地,产出的鳙鱼头大而肥、肉质雪白细嫩,深受市场青睐。
“今天捕捞的9个网箱,收获14700多斤鱼,收入近9万元。”刘裕东喜笑颜开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