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障本科生创新项目为残疾人就业赋能
叶泓霆是南京中医药大学的一名大五学生,4岁时被确诊为视网膜色素变性,高中毕业于南京市盲人学校。他负责的《“逆光”而行——残疾人就业赋能者》项目,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中,以小组第一的优异成绩夺得金奖,这是本届大赛唯一由视障学生完成答辩的比赛项目。
打开读屏软件,调快成5倍速的语音传出,这些声音在外人听来就像是天书,叶泓霆和他的视障朋友们却能轻松拿捏,依靠这一技能,他们能在最短时间内将数千字的文稿转换为有声读物。
叶泓霆说:“这样一个读屏软件,可以操作办公软件、录音软件、直播软件,我们编排了听读的方式,一个电子文稿过来了之后,我们直接拿手机通过语音朗读软件,有点类似于翻译同声同传的感觉,从而用有感情的声音把这个声音再传达出来。”
叶泓霆负责的《“逆光”而行——残疾人就业赋能者》是针对视障群体的一个公益项目,教视障人员认识通用盲文,熟练使用电子设备,学会独立出行,通过60个学时的公益培训教视障人员学会做声音主播和带货主播。
叶泓霆告诉记者:“自己淋过雨,所以为别人撑把伞,自己淋的雨多大,只有自己站在雨里面的人才知道,所以我们能够更加切身处地地去为视障残疾人设计一些需要的活动或者是项目。我们通过盲文、独立出行、电子设备,让他们能够掌握基础的生活的技能,同时也能够掌握互联网时代这样一个基础的信息交互的能力。”
叶泓霆和团队成员依托南京中医药大学与南京市盲人学校合作设立的针灸推拿学(视力障碍)专业平台,摸索出了这套适合盲人职业发展的培训体系。经过一系列努力,他们直接带动重度残疾人群就业350人,间接带动残疾人及相关人员就业2400人,让这部分人群通过自主择业、岗位推荐、参与团队项目等方式找到了更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用声音“看”世界。
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养生康复学院党委副书记 、副院长刘明说:“他们的志愿者的招募体量也非常大,有2000多人,我们也是利用了双一流高校的一个平台,让更多的高校能够参与进来,能够知道我们这个项目,通过他们的力量帮助更多视障人群。”
未来,叶泓霆和团队的志愿服务范围将进一步扩大,覆盖更多人群,充分挖掘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时代的就业机遇,继续完善体系,开展其他类型的培训业务,向着公益助残梦想稳步前行。
项目指导老师刘佳章说:“把这个体系建得完善,建得更合理,也能够建得更顺畅,将来要把它做大做复制做推广,这些方面我觉得还有很多东西要去挖,而且有很多地方要完善。”
叶泓霆告诉记者:“希望能够在残疾人的领域更加的生根,让科技的光芒,让我们的新时代,包括我们的新质生产力,能够更多地去造福我们的残疾人。”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黄迪 史哲铭通讯员/丁思喆 编辑/高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