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荔枝网评:打造文化“强磁场”,挺立奋斗不息精神脊梁

荔枝新闻 2024-12-11 11:13

特约评论员/周军

最是书香沁人心脾,最是精神激励奋斗。

连日来,《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走近读者身边,人们在墨韵书香中汲取精神养分。这本近7万字的权威辅导读物,全面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文化领域的原创性贡献,系统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

谁能洞穿文化的本质,谁就能先搭上发展的快车。站在时间长轴上看待文化建设,是每一位领导干部和文化工作者应有的清醒和定力。时下,在地方的发展实践中,文化强省、文化强市、文化强县等成为一种鲜明的导向。放眼各地,一系列文化活动多彩展现,从传承和弘扬好革命文化,到发展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各地方不同场景绚烂绽放。这在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同时,更厚植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软实力”。经济发展好的地方,也尤为重视文化建设,其“软实力”有着独特的过人之处。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工作的重要论述,就要从阐释、解读、观点中打开视野、开拓思路、因地制宜,把文化事业发展更好地融入地方工作全局,更好以文化铸魂,有力推进文化赋能、文化惠民。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作为社会发展的精神载体,与时代进步相辅相成。今天的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科技创新不断攀登新高峰,中国故事越写越生动,中华儿女精神面貌更加昂扬,一个关键因素是文化强国不断迈出新步伐。从北京中轴线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到《黑神话:悟空》横空出世,创造惊艳世界的文化IP,再到春节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时代精神的创新表达塑“形”,以昂扬澎湃的文化自信铸“魂”,一幕幕文化“出圈”的场景,打造文化产业增长极,提供更多优质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让文化成果人人看得见、摸得着、真实可感。

时代之“新”赋予文化新内涵。反过来,文化自身的新气象、新风尚给予社会发展源源不断的营养。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将文物的“前世今生”和展览的“台前幕后”一起搬上新媒体,受到广泛关注;敦煌研究院推出“数字藏经洞”“数字复原术”让人们在穿越中感受历史中的敦煌文化。这些实践启示我们,既要把历经沧桑留下的中华文明瑰宝呵护好、弘扬好、发展好,更要以满腔热忱对待一切新生事物,以更多新话语、新表达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锤炼文化“强磁场”,挺立奋斗不息精神脊梁。具体到各地,要厚植文化沃土,把文化与经济、民生、教育、旅游等业态紧密结合起来,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打造更多令人眼前一亮、深入人心的优势文化产业集群,以更强的文化养分凝聚人心、充盈精神、感召奋斗。放眼望去,博物馆呈现排队长龙的景象、文博场馆一票难求、文化旅游深得人心,各地助推文化搭上“数字快车”、丰富场景表达,创造更多元的沉浸式体验,推动文化走进群众心中,让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源源不断。

文化建设永远在路上,文化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学好用好《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要坚定负起文化建设新使命,让创造生生不息,挺立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脊梁,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凝聚起更加强大的精神力量。(周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