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手术解决多重问题,精准微创让伤口“隐形”|省人医机器人手术辅助治疗甲状腺肿瘤再获突破
(荔枝新闻讯)据国家癌症中心最新发布的《2024年全国癌症报告》,中国全癌种发病人数中甲状腺肿瘤位居第三,高达46.61万人,其中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在恶性肿瘤中,甲状腺癌的预后总体相对较好,但是传统的手术方式创伤较大、疤痕较为明显,机器人辅助治疗提供了更为“无痕”舒适精准的路径。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妇幼保健院)普外甲状腺外科沈美萍教授团队自2022年起,率先引入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技术,开启了机器人辅助甲状腺手术的新纪元,这一技术的引入标志着医院在甲状腺手术领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哺乳期妈妈、男性患者“无痕”治疗,甲乳问题一步到位……四类患者三种入路,机器人辅助提供更多方式
4月20日,沈美萍教授的机器人手术团队进行了4例机器人辅助甲状腺手术,随着这4例机器人辅助甲状腺手术的顺利结束,江苏省人民医院甲状腺外科机器人手术累计超过200例,标志着医院甲状腺外科在沈美萍教授团队的努力下,迈向了精准超微创外科领域。
当天手术的一位患者在就诊时提出了希望一次解决甲状腺和乳腺问题的要求,在与沈美萍教授充分沟通后,她接受了经双侧腋乳(BABA)入路的机器人辅助甲状腺癌根治术,术中还成功进行了乳房肿块切除术。另外,手术患者中还有一位正在哺乳期的妈妈,术前影像学显示可能存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沈美萍教授为她设计了经口腔前庭入路(TOET)的机器人辅助甲状腺癌根治术,不仅巧妙地将疤痕隐藏至口腔内,还进行了中央区低位淋巴结清扫;此外,当天手术的唯一男性患者也备受关注,他在就诊时明确表示对疤痕和疼痛格外在意,沈美萍教授建议他接受经腋窝(TAA)入路的机器人辅助甲状腺癌根治术,利用达芬奇机器人操作的精准性,提升了术后的舒适度。
四位患者、三种入路的手术方案,沈教授团队根据患者自身情况,结合疾病特点,既帮助患者摆脱了疾病的困扰,重拾起健康的生活,也在一次次探索中不断突破技术难点,创造出更多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案。
不断走在创新突破的路上,切实解决患者问题
两年来,沈美萍教授团队不断积极探索,逐步扩大了机器人辅助手术的范围,包括双侧腋乳(BABA)入路、经口腔前庭(TOET)入路以及经腋窝(TAA)入路等多种手术入路。这一系列创新举措,使得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时能够获得更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手术难度的不断提高是沈美萍教授团队面临的挑战之一。他们从最初的单侧甲状腺腺叶切除、甲状腺全切及区域淋巴结清扫,逐渐扩展到了颈侧区淋巴结清扫等更为复杂的手术类型。在面对这些挑战时,沈美萍教授团队始终以患者的利益为重,不断提升自身技术水平,确保每一位患者都能够获得更佳的治疗效果。
经过持续不懈的努力,从2022年7月至2023年9月,江苏省人民医院甲状腺外科机器人团队顺利完成了100例达芬奇机器人手术,这标志着他们在甲状腺外科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医疗服务水平达到了全新的高度。2023年9月以来,团队更是成功完成了超过200例机器人辅助甲状腺手术,标志着医院在甲状腺外科领域的技术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达到了新的高度,也意味着该团队在甲状腺疾病治疗方面正式迈入了微创精准切除时代。
江苏省人民医院达芬奇机器人甲状腺手术团队
推动规范治疗,为更广大甲状腺肿瘤患者带来福音
为了进一步推动达芬奇机器人在甲状腺外科领域的发展,作为省内常规开展机器人辅助甲状腺手术的团队,沈美萍教授团队精心准备了手术病例,并通过手术直播的方式,成功举办了机器人辅助甲状腺手术学习班。本次学习班展示了双侧腋乳(BABA)入路、经口腔前庭(TOET)入路以及经腋窝(TAA)入路等多种手术方式,吸引了众多业内专家的关注,近万名专业人士在线观看。
沈美萍教授进行会议致辞
沈美萍教授进行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演示
斯岩副主任医师进行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演示
与会专家通过直播系统实时观看手术过程,并积极提出问题。术者们不仅对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展示和解说,还针对不同的问题,提供了专业的解答和深入的分析,使参与者们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手术过程和相关技术。这一次学习班的成功举办,不仅加深了医学界对于机器人辅助甲状腺手术的理解,也为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达芬奇机器人系统具有以下特点:精准定位和操作、稳定性和灵活性、增强视野和放大效果。高精度的三维视觉和显微功能能够准确识别并定位甲状腺癌组织,使医生能够进行更为精确的手术操作,最大程度地保留正常组织,降低手术风险;高度稳定的操作平台,可以消除手术中的颤动和不稳定因素,使手术操作更为精细和准确;较大的灵活性允许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手术方案设计和操作;高清晰度的立体摄像头和放大镜头,为医生提供了更广阔、更清晰的手术视野,使医生能够更加全面地观察和处理手术区域,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此外,甲状腺癌患者多为年轻女性,对外貌和美容的要求往往较高。因此,在临床诊疗过程中,除了关注疾病本身的治疗,还需要考虑到术后的美容效果。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的微创入路技术,为这些患者提供了更加温和的治疗选择。相比传统开放手术的大刀大口,达芬奇机器人手术通过几个小孔进行操作,术后疤痕更为微小,术后美容效果更加理想,有助于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提升术后生活质量。同时减轻患者术后痛苦,加快康复速度,大大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手术演示精彩瞬间:
助手:蔡晶昇
助手:闻鉴非
助手:童厚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