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不离手,拇指疼痛咔哒声响,你的手怎么了?快速揭秘!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
人们逐渐地习惯于一台手机一键搞定
生活、工作、娱乐等事务。
在此过程中,
手指无形中承受了超负荷的工作量
却难以得到足够的休息。
因此
被过度使用的拇指常常会出现
疼痛、咔哒响等不适。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不适呢?
不适时该怎么办呢?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个典型案例。
小潘同学,女,14岁,2年前开始反复出现右手拇指疼痛,尤其在屈伸时疼痛明显伴有咔哒声响,有时,晨起时右手拇指既不能伸直也不能弯曲,跟“卡住”一样,需要左手辅助“扳”一下才能活动。
1周前,小潘同学因在家玩手机时频繁“扳动”右手拇指被家长注意到,随即带到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针灸康复五区8诊室就诊。
就诊时,小潘同学透露自从2年前购置智能手机后,便酷爱刷抖音、快手等短视频,经常一刷就数小时不停。自放暑假以来,玩手机更加频繁,手指疼痛、咔哒响也更加明显,甚至在右手鱼际中可以摸到一个状如黄豆大小的肿物。
结合详细的问诊及查体,我考虑患者为拇指屈肌腱腱鞘炎,通过针刀治疗配合手法松动治疗3次后,患者拇指疼痛、活动受限、咔哒声响完全消失,并嘱患者严格控制手机使用时间,多进行户外运动,健康生活学习。
拇指疼痛、咔哒响的原因?
— 拇指屈肌腱腱鞘炎—
拇指屈肌腱腱鞘炎是由于屈指肌腱与掌指关节处的屈指肌腱纤维鞘管反复摩擦,产生慢性无菌性炎症反应,局部出现渗出、水肿和纤维化,鞘管壁变厚,肌腱局部变粗,阻碍了肌腱在该处的滑动而引起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当肿大的肌腱通过狭窄鞘管隧道时,可发生一个弹拨动作和响声,故又称为“扳机指”或“弹响指”。
通常慢性压力及炎症刺激会使肌腱产生结节,手指屈伸时可触及结节。
临床常见的拇指屈肌腱腱鞘炎多由劳损或既往外伤所致。
小潘同学因为频繁使用手指刷短视频而不注意休息导致腱鞘炎的发生。因此出现拇指疼痛、屈伸时咔哒声响,甚至近期加重时,可在手掌鱼际处触及黄豆大小的结节。
— 临床表现—
1.发病初期,手掌部疼痛,患指伸屈活动障碍,晨起或活动时加重。
2.病情进展时,因腱鞘狭窄,手指屈伸时有发生板机样动作或弹响;亦或手掌面患指掌骨头处可摸到一结节状物,手指屈伸时可感到结节状物滑动,压痛明显。
3.病情严重时,手指交锁于屈曲位不能伸直或伸直位不能屈曲,称为交锁现象。
临床上,结合症状和体征可明确诊断拇指屈肌腱腱鞘炎,X光片非必须检查。
拇指疼痛、咔哒响的治疗与预防?
—治疗方案—
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当保守治疗失败时,建议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
一般包括休息制动、热水泡手、口服止痛抗炎药物、外贴膏药、局部封闭治疗、针灸治疗、体外冲击波疗法、激光治疗及超声波治疗等,这些方法都有一定的疗效。
其中保守治疗中,推荐使用小针刀结合手法松动治疗,疗效显著。
小针刀治疗通过松解开肌腱的腱鞘和切开肌腱之间的隔膜,仅需要数分钟,即可达到放松骨纤维管内压力的效果,具有操作时间短、痛苦小、切口小、感染风险小、无需缝合等优点。
手法松动可进一步松解组织粘连,恢复关节活动度,促进炎症物质的消除。
✦✦
功能锻炼对本病的预防也是必不可少的 !
—功能锻炼—
腕关节活动度主动练习
(每天3组,每组10次,每次坚持5秒)
1、屈指、屈腕到最大程度,维持6秒,然后放松。
2、 伸直手指,腕关节背伸,维持6秒,然后放松。
3、握拳,腕关节向小指侧屈,维持6秒,然后放松。
4、 握拳,腕关节向大拇指侧屈,维持6秒,然后放松。
握力练习
(每天3组,每组10次,每次坚持5秒)
1、手握住橡皮球或橡皮圈;
2、用力抓紧,并维持姿势不动。
指簧练习
(每天3组,每组10次,每次坚持5秒)
1、手指伸直,五指相聚;
2、在五指指尖套一个橡皮筋,用力使五指展开。
对指拉伸练习
(每天3组,每组10次,每次坚持5秒)
1、手臂放松,手掌打开,掌心向上;
2、用力使拇指指尖与小指指尖对合,并维持姿势不动。
可根据个人情况,选择1-2种功能锻炼练习,预防拇指屈肌腱腱鞘炎,或作为治疗后的巩固练习,以防复发。
治疗的关键是去除手指频繁劳损的诱因!
本案例中,小潘同学务必严格控制手机使用时间,保证拇指充足的休息,养成健康的学习、生活习惯以避免病情反复。另外皮下有丰富的血管及神经分布,且需要严格按照无菌要求操作,如有不适,请寻求专科医师进行诊治,切勿自行尝试小针刀等专业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