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刺,为啥一到冬天就很严重?
一到秋冬天,很多小伙伴手上就开始此起彼伏的长倒刺,而一旦出现倒刺,就让人陷入两难境地:
撕吧,那是钻心的疼!
不撕吧,真是挠心的痒!
为啥倒刺总是盯上你?经常听到一种说法:甲周长倒刺是缺乏维生素,这种说法是真的吗?有没有什么方法预防?本期跟着江江和苏苏一起来看看。
倒刺,是怎么回事?
倒刺,医学上称之为“逆剥”。指甲周围长倒刺是很常见的甲周皮肤问题。
长倒刺,是因为甲周皮肤与身体其他部位的皮肤不同,它没有毛囊、汗腺和皮脂腺,很薄很脆弱,容易缺水。甲周皮肤的角质层一般只能通过“蹭”一点旁边皮肤分泌的少量油脂来保湿。
如果你频繁的使用碱性肥皂或洗涤剂洗手,扣手咬手、局部摩擦刺激,甲周皮肤的角质层就容易发生剥离,形成倒刺。
频繁长倒刺,
是缺乏维生素吗?
长倒刺,真不是因为缺维生素。
并无研究表明,长倒刺与缺乏维生素有关。也没有任何医学研究证据证明,甲周倒刺与某些身体疾病有关,因甲周长倒刺而去检测身体维生素水平或其它,更是大可不必。
寒冷干燥的冬天,倒刺加重,大概率就是因为这个季节皮肤干燥,甲周皮肤的角质层更是蹭不到任何一点油脂,所以剥离、倒卷、翘起。
长倒刺了,可千万别撕!
有些小伙伴喜欢“沿虚线撕开”,手指末梢神经丰富,那钻心的痛啊!
如果伤口搞大了,还会引起红肿化脓等,严重的还会造成急性甲沟炎等。(网友的惨痛经历:撕倒刺后果可怕,轻则手指红肿流脓,严重的甚至要拔甲截骨。)所以,千万别贸然撕倒刺,实在看不惯倒刺,请你这样做:
01.泡:用40℃左右的温水泡手5分钟,使指甲及周围的皮肤变得柔软;
02.剪:用锋利且清洁的指甲刀,从倒刺根部整齐地剪掉,一次性“斩草除根”;
03.涂:剪完倒刺后,抹点护手霜,或用含维生素E的营养油按摩指甲四周及指关节。
如果倒刺周围出现明显红肿,可以涂点碘伏预防感染。如果出现明显化脓,建议去医院皮肤科就诊,进行专业的消毒清创处理。
对付倒刺,除了不要撕扯,预防也很重要:
01.勤涂护手霜:尤其注意均匀涂抹,指甲周围也要多多涂抹,保证足够湿润。
02.减少外部刺激:做家务时带上手套,避免碱性洗涤剂等对甲周皮肤刺激。
03.不要咬或者抠手指甲等物理刺激。
倒刺伤口人士
可能还有这些疑问!
虽然不建议撕,但是免不了有些小伙伴忍不住,撕完了,面对血淋淋或者红肿的伤口,又充满了担心,比如:
01.倒刺伤口碰触公共物品,会感染艾滋病吗?
可能性很低。
艾滋病病毒离开身体后会迅速灭活,在常温干燥环境下也存活不了三个小时,另外手上倒刺伤口小,还是能起到屏障保护作用,被感染的可能性小。
02.倒刺伤口接触到生锈物品,要打破伤风吗?
伤口是否要打破伤风,得看伤口的破损程度和病因来决定。
倒刺这种伤口较浅没有伤及皮下组织,只是表皮擦伤的情况,不需要打破伤风。临床上对于铁锈、铁器扎得很深,或开放性伤口比较大的,才会建议打破伤风。
03.有伤口处理海鲜后变红肿,会感染海洋创伤弧菌吗?
海洋创伤弧菌的感染途径包括食物感染和伤口感染。感染海洋弧菌的特点是起病急、进展迅速,24~48 小时伤口起泡,出现红斑、皮肤发黑及伴有剧痛、发热症状。如果在有倒刺伤口时处理海鲜出现以上症状,尽快就医。
建议如果手部有伤口,不要直接接触海鲜海水,处理生肉、海鲜最好戴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