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里的春节:十全十美!寻找素食里的“年味”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 2025-01-29 19:30

说到过年,那离不开吃。在南京人心目中,有道菜不可或缺。今天《非遗里的春节》,江苏台记者在南京街头,找寻这道带有南京特色年味的经典菜肴——素什锦。

江苏台记者范思成说:“南京的年味在哪里?今天我们也来找一找。我现在在南京市秦淮区太平南路和常府街的交叉口,来到这里就能看到长长的队伍。凭借我敏锐的嗅觉,这里一定是有美食的。咱们也去凑凑热闹。”

南京市民说:“买鸭子、牛肉、十样菜。”

南京市民说:“我要买什锦菜。”

南京市民说:“我今天买什锦菜,绿柳居的什锦菜很有名。”

南京市民说:“家家都要有这个菜,这道菜很有寓意的。”

范思成说:“市民口中的什锦菜背后大有来头。今天,我请到了国家级非遗素食技艺第五代传承人包师傅,我向他学做一道菜。”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绿柳居素食烹制技艺第五代传承人包永祥说:“这道菜叫做素什锦,也是南京人过年必备的素菜。它的原料有10种以上,每样素菜都有一个寓意,比方说胡萝卜是红红火火的意思。大年三十晚上的时候炒一盆上来,大家聚在一起品尝这道素菜。”

包永祥说:“第一,炒的时候要旺火急炒。因为它全是素菜,要炒得脆脆的。每样菜一道道炒出来,最后拌在一起。制作的过程一定要有锅气。第二,麻油跟它相结合。原料质地不同,有的脆、有的嫩、有的香。每样炒出来拌在一起,什锦菜特点才能出来。”

范思成说:“除了什锦菜,我们的素食烹制技艺还有哪些?”

包永祥说:“是素烧鸭。”

范思成说:“感觉是在吃肉,有一种错觉啊。我们看到一个细节,这个素烧鸭就近看是一层一层的,像吃的千层饼。”

包永祥说:“这个是从宫廷传出来的,最少有七八道到十道的工艺。原料是用豆腐皮卷制而成,主要掌握火候。外层要炸得金黄色,像鸭皮一样;里面比较软嫩,跟鸭肉一样。这就是我们‘素菜荤做’的特点。”

2021年,绿柳居素食烹制技艺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包永祥说:“这是我们的传统,不能丢。根据市场创新,让更多的菜肴被老百姓能接受。”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范思成 郭楠 李文骏 陈忠耀 编辑/张萌)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