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县“村界杯”:一场起源于三代人对足球热爱的热闹

我苏客户端 2025-01-30 15:58

新春佳节到来,沛县“村界杯”的火爆再度成为足球圈最热闹的赛事。今年是第五届,“村界杯”这场热闹赛事的背后是三代人对足球持续了几十年的热爱。

“队伍平均55岁了,大的都六十多了,还能打满全场。”说话的是七八堡中老年队队长胡光伟,他和平均年龄55岁的队友们从2021年首届沛县“村界杯”就开始参加,可以说是见证了这项赛事的兴起。

“我们这支队伍组了有十几年了,刚一开始江苏省我们这个年龄有8支队伍。21年由于这边有场地,就说都到这边来踢球吧,然后就带动起来了。”胡光伟回忆说。

有了场地和队伍,一项赛事想要火爆还需要一批有着足够热爱的观众。作为本项赛事的发起人,沛县足协副秘书长石明松还清楚地记得这“村界杯”到底是咋火起来的:“刚开始也没有几个人看,踢着踢着第二天来看的人多了。可能上地里面干活从那(路)过,然后看到有踢球的,他停下来看一会儿,等到一传十、十传百,然后越来越多。后来有人就拍视频发到网上,一下子就火了。”

“一传十、十传百”,观众越聚越多。胡光伟介绍,目前参赛年龄最大的是自己这样的“60后”“70后”,但其实早在他们父辈的时候,当地人就有了踢球的爱好。“当时没有足球,就碎布条缠缠成一个小袋袋,就是当成球踢。那会连足球鞋都买不起,就在我们这个棉花地,收了棉花之后就在那里面踢。”胡光伟回忆起小时候踢球的经历,纵使条件远不如现在,却没有太多的感慨,更多的是美好的回忆。

与胡光伟和其父辈一直扎根在这片足球土壤不同,“80后”和“90后”的七八堡足球爱好者们虽然长于斯,但不少人都去往了外地工作。可是对于他们而言,春节回到家乡踢一场球,就是过年。七八堡青年队队员刘春雨:“我今年33岁,平常基本上在北京,过年过节就回来,回来就代表我们七八堡青年队踢个球,小的时候大家就喜欢足球。”

当地对足球的热爱不仅没有在青年一代上丢失,在更小的,也就是如今还在读书的孩子们身上,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承和发扬。2025年春节的这次“村界杯”参赛队伍达到90支,其中为中小学生的年龄段设置了专门组别的比赛。

张芷豪是沛县树恩中学豪耀足球队的队长,因为志同道合而组建的这支高中生球队,自然不会缺席在家门口的这次足球盛宴。“上场就成为全场的焦点了,所有沛县的父老乡亲也来看踢球,肯定是有比较激动还有点自豪在心里边,”张芷豪说,“毕竟对战的队伍也不是本地的,就也代表了整个沛县,也代表整个学校,心情肯定激动,还有点自豪。”

如果把鹿楼镇七堡村八堡村踢球人群进行细分,或许不止是三代人。但是大体上从在棉花地踢球的那一代人算起,到如今是各行各业中坚的壮年一代,再到还在校园里的学生一代,如今这片足球的热土已经走出了三代足球人。

他们对足球的热爱也一直非常纯粹,不论未来能不能打造出职业的队伍、走出明星球员,他们都会一直热爱下去。“我们下面要组织一个联赛,对抗性激烈一点,把水平高的队伍再集结进来的同时,把我们的青训队伍也引进过来。”胡光伟表示,接下来他们会继续努力给当地的群众奉献越来越精彩的比赛。“有传承就能看到新的希望。我们现在搞的这些,目的就是为了下面能传承,我们的小孩子发展起来,这个足球只能越来越好。”他说。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王文欢 编辑/王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