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工学院以党建“四链”融合赋能地方经济发展

荔枝新闻 2025-10-13 11:10

近日,第六届中国(淮安)HZ科创联会暨新材料与应用主题会议在淮安举行。据了解,本次活动由江苏省新材料产业协会、淮中校友科创联盟共同主办,淮阴工学院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等单位联合承办,通过党建引领、校地共话、赋能发展等形式,将有力推动新材料与应用产业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淮阴工学院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党委长期探索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实施“四链”协同发力的工作模式,不仅取得了丰硕成果,也获得了与会嘉宾的一致认可。

近年来,淮阴工学院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党委坚持以“链”式党建模式创新为引领,激活“党建联建”与“科研创新”双轮驱动,深化校企协同育人继续砥砺奋进,不断推动党建与事业发展同频共振,为服务地方经济与强国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聚力“组织链”,构筑融合发展新格局

淮阴工学院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党委创新“党建+产业链”融合模式,与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战略结对,并携手江苏省金象传动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共建“红色联盟”。通过定期举办“党建引领・产业赋能”主题党日活动,将理论学习与技术研讨相结合,并建立“双向互通”信息共享机制,实现了党建动态、产业需求与技术难题的实时对接,为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及后续产学研合作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深耕“教育链”,激发服务地方新动能

面向教育强国与乡村振兴战略,淮阴工学院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党委构建了“党建引领+教育服务”长效机制。通过组建“双师型”讲师团队,开展技能培训,并与社区、乡村学校共建“大思政课”实践基地,打造“行走的红色课堂”,有效提升了服务地方的能力,也为产业人才培养和思想引领积累了丰富经验,营造了良好的创新生态。

做优“服务链”,塑造科技赋能新生态

淮阴工学院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党委组建“党建+科研”攻坚党小组,由支部书记和党员技术骨干担任企业技术顾问,靶向解决技术痛点。通过深度产学研合作,在新材料研发、工艺优化等领域联合攻关,催生了一批荣获省级奖项的研发成果,并成功推动28项成果转化落地,转化金额达450万元。与企业共建的重点实验室、省级工程研究中心,更是打造了“研发-转化-应用”的一体化服务链条,直接支撑了本次会议所聚焦的产业技术升级需求。

驱动“人才链”,激活创新内生新动力

淮阴工学院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构建了“党建+育人”实践体系,组织师生深入多元场景调研,将产业一线需求反哺教学改革。通过“工匠进校园”、“产学研协同”教学研讨等“走出去+请进来”的互动方式,动态优化专业与课程,实现了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为新材料产业源源不断地输送高素质创新人才。

今后,淮阴工学院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党委会持续关注产业发展动态和社会需求变化,及时调整工作方向和重点,确保各项工作能够切实满足实际需求,实现高质量发展。

记者|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中心
     王鹏

编辑|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中心
     汪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