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全国纺织服装职教课程思政备课活动在南通举办

10月17日至18日,以“织德育新篇,纺技能未来”为主题的2025全国纺织服装职业教育课程思政集体备课活动在南通举办,吸引来自全国80余所中高职院校、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及研究机构的300余名代表参加,共探课程思政与技能培养深度融合的新路径。

本次活动由全国纺织服装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联合主办,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承办。作为中国近代职业教育发源地,南通深厚的职教底蕴为活动注入独特基因——张謇“实业救国、教育兴邦”的职教思想成为核心研讨议题之一。江苏省政协原副主席、张謇研究会名誉会长罗一民在专题报告中指出,张謇“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的理念,为当代纺织服装职教课程思政提供了精神源泉。

“课程思政不是‘贴标签’,而是要让价值塑造像盐溶于水般自然融入教学。” 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会长纪晓峰在致辞中强调。

活动现场,来自教学一线的教师代表带来鲜活实践: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将非遗传承融入《服饰传统手工艺》课堂,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借《纺织品跟单》课程培育学生诚信品质,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以“红帮精神”打造特色育人体系。其中,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构建的“六心”课程思政体系(红心、匠心、耐心、初心、信心、慧心)尤为亮眼,该校通过“三化三动”教学模式,实现每门课程思政元素与知识技能点的精准对接,66.61%的毕业生扎根本地纺织产业,相关课程入选全国课程思政示范课。

面对人工智能对产业的重塑,活动特设“AI赋能”专题研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指出,新时代纺织人才需兼具先进技术应用能力与职业精神。杭州深度思考人工智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王飞、江苏苏美达轻纺公司AI设计师唐雨等企业专家,通过实际案例展示AI在服装设计、营销中的创新应用;浙江凌迪数字科技则分享3D服装设计软件打破国外垄断的实践,为院校数字化教学提供参考。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透露,目前正联合AI机构为院校开发“一校一方案”的教学智能体,助力教师应对技术变革挑战。

全国纺织服装行业指导委员会主任倪阳生介绍,行指委已牵头编写涵盖16门核心课程的《纺织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指南》,组织“劳模工匠进校园”等活动,并计划构建“标准体系+师资培训+评价导向”三位一体推进机制,将“毕业生职业道德表现”“企业满意度”纳入教学质量核心指标。
活动期间,与会代表还实地调研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先进纺织工程技术中心、江苏大生集团零碳智慧工厂,直观感受“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的衔接实践。“这次活动既是成果检阅,更是资源共享的起点。”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尹桂波表示,学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张謇职教思想的当代转化,力争成为全国纺织服装职教课程思政“策源地”。
据悉,本次活动形成的优秀教学案例将汇编成册,为全国纺织服装职业院校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育人范本。
记者|江苏教育频道
戴超
编辑|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中心
高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