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中国调研行”走进江苏
video
这两天,“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继续在镇江、泰州进行,探寻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背后的“绿色密码”。
【镇江:绿色转型 造纸企业变身“花园工厂”】

荔枝新闻中心记者杨雯说:“小桥流水,杨柳飘飘,这么优美的环境,其实是在一家造纸厂内。大家顺着我的镜头可以看到,鱼儿正在水中畅游,但你能想象吗?其实这些水在改良前,它就是工业废水。”

传统造纸业如何绿色转型,镇江金东纸业的做法值得借鉴。源头减量,在生产前段加装“白水回收机”,循环利用废水达到90%。剩余废水会集中到公司自建的废水处理厂,处理能力每天近6万方。此外,企业还通过“借光生能”,实现减碳目标。

金东纸业双碳委员会秘书长贾靖江说:“屋顶目前已经建成了3期50兆瓦规模的光伏电站,利用屋顶面积差不多是50万平米,年发电量接近5600万,每年带来的减碳大概是1.5万吨。”
【泰州:变废为宝 减碳开辟新路径】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能不能捕捉起来进行再利用呢?答案是:能。在国家能源集团泰州发电有限公司,50万吨/年二氧化碳捕集与资源化能源化利用技术研究及示范项目,已经平稳运行超800天,它也是目前我国建成投运的最大规模的燃煤电厂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作为火电领域唯一案例被写入2024《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

国家能源集团泰州发电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袁电洪说:“把我们烟囱入口的原烟气通过风机抽到我们处理装置里面来净化、吸收,再经过再生装置把二氧化碳吸收完了吐出来,经过压缩、冷却,进入这几个大罐子里面储存为液态二氧化碳,通过汽车再拉到市场上销售。目前我们销售价格最高的是在300元/吨,相当于变废为宝了。”

位于泰州的扬子江药业集团江苏龙凤堂中药有限公司投资建成两座国内领先的智能化污水处理站,总投资超1.25亿元,总处理规模达11000立方米/日,成为中药行业环保治理的标杆工程。

扬子江药业集团龙凤堂工程设备总监孙哲说:“结合我们的生产工艺特点,把污水排放过程中的沼气进行回收,它的余热产生工业蒸汽,这个工业蒸汽可以极大减少我们的生产成本负担,每年预计可以减少52000吨的二氧化碳排放。”
记者 │ 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中心
杨雯 吕世杰 郭艺 夏敬栋
编辑 │ 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中心
李国政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