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文化强省建设 为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提供精神动力文化支撑
video
思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2023年10月,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引领推动中华文脉绵延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江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新时代的文化使命,聚焦“探索新经验”重大任务,加快推进文化强省建设,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提供强大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这个国庆长假,江苏各地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和文化活动蓬勃开展,文旅融合、文化热潮正以更鲜活的姿态融入大众生活。苏州平江路等历史文化街区游人如织、人气爆棚,既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也展现出璀璨的时代新貌;南京、扬州、镇江等地博物馆展览“上新”,沉浸式的体验带观众读懂文物、感受文化。
游客徐女士说:“重宁寺有100多年没有开放了,这次对外开放,里面有很多是扬州本地的藏品,给孩子开阔一下眼界,了解扬州的历史。”
苏州市姑苏区平江街道党工委书记潘家栋说:“我们牢记总书记嘱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持续探索历史文化保护与现代城市发展相融合的新路径,推动非遗走进现代生活,让千年古城在新时代不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旗帜指引方向,思想凝聚力量。江苏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持续加强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宣传和研究阐释,理论舆论、内宣外宣、网上网下同步发力,习近平文化思想融汇于发展全局,展现出强大伟力。大型通俗理论节目《文耀中华》《中国智慧中国行》,主题出版物《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热度出圈、反响热烈,彰显习近平文化思想巨大的现实解释力和实践引领力。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江苏统筹推进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道德讲堂”已经成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的一张亮丽名片。在新一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中,江苏3人被授予全国道德模范、7人获提名奖,8个县级市新入选全国文明城市,全省设区市、县级、市县两级全国文明城市占比均位居全国第一。
淮安悠园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负责人李秀娟说:“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我们积极探索精神文明建设与基层治理的融合路径,积极链接各类社会组织,创建‘近邻如家’特色志愿服务品牌等方式,满足了居民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江苏在文化体制改革方面持续发力,构筑文艺精品创作高地。健全文艺创作生产“五全”工作机制,《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觅渡》荣获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创历史最好成绩,电影《南京照相馆》创口碑与票房双高;制定实施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优化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读城”行动掀起品读城市热潮;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跨越时空的相遇”中希文明互鉴—江苏文化交流季,推动江苏与希腊的文化合作和民间交往,“文明遇·鉴:中国大运河文化江苏周”在欧洲绽放光彩,江苏原创舞剧《红楼梦》赴中国台湾、新加坡等地演出,发生在江苏大地上的中国故事广泛传扬。
与此同时,江苏大力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持续开展“家门口”看大展、赏好戏、享非遗活动,“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行动覆盖群众超千万人次。电影票房、文旅消费保持全国前列,“苏超”“书超”协同联动、吸粉无数,江苏卫视4K超高清频道正式开播,文旅体商深度融合持续推进。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科学指引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江苏大地上融汇激荡。
新四军纪念馆副馆长朱卓说:“我们始终把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根本遵循,用数字化、沉浸式的方式,让观众在光影声像中对话英雄;红色资源变成‘大思政课’,走进校园、走进青年,让信仰的火种代代相传。”
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江苏省演艺集团总经理柯军说:“昆剧电影《顾炎武》,昆曲《瞿秋白》、《唐才子传》等不断破圈,让更多观众走进传统戏曲。今年我们依托‘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行动,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能看到优质文艺节目,享受精神大餐。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文化思想,当好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传承者、创新者,推动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华美的光彩。”
记者丨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中心
高涵 黄蒙 李泽灏
周雷 王硕 郑凌
供片台丨苏州台 盐城台 淮安台
扬州台 镇江台 常州台
编辑丨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中心
胡超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