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智能制造!校企共同探讨融合发展新路径

荔枝新闻 2025-03-29 19:46

3月28日,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举办“智能制造精英汇”主题论坛。本次论坛以“AI赋能智能制造新生态”为主题,吸引了高校学者、行业领军企业代表、行业协会专家以及师生代表等30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的融合发展路径,积极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新模式,为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的动能。

产教融合成果丰硕 校企合作再升级‌

在开幕式上,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刁爱军系统介绍了学校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创新实践成果。近年来,学校聚焦“智能制造专业集群”建设,与三菱电梯、华为、西门子、罗克韦尔自动化等头部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共建现代产业学院、认证基地及协同创新中心。近三年来,企业捐赠设备的累计价值已达到3900万元。2024年,由学校牵头研制的“南京号”八一08星成功入轨,该项目入选教育部“长三角教育现代化”典型案例,充分彰显了学校在产教融合方面的硬实力。

南京科德锐工业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一心在致辞中说:“智能制造时代亟需能够‘翻译技术语言’的复合型人才。最好的算法永远在敢于动手的年轻人手中!”这一观点引发了与会师生的强烈共鸣。

大咖论道:AI重构智能制造新图景‌

论坛还设置了主旨报告与圆桌对话环节,聚焦技术前沿与人才培养两条主线。

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谢俊元在题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与趋势》的报告中指出,AI技术已经从“工具辅助”迈向“生态重构”,正在推动制造业全链条的智能化升级。他强调:“‘人工智能+’并不是要替代人类,而是赋能产业价值的跃迁。”他还特别提及生成式 AI 工具对教育的影响,以 DeepSeek 为例,他说:“它能够高效完成知识归纳、案例分析等基础工作,从而让教师节约大量时间,将核心角色向激发自身与学生的创新思维方向转变,让教育真正从‘知识传递’进化为‘智慧共创’。”

江苏六维智能物流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正林通过智慧仓储案例,揭示了AI如何驱动供应链效率倍增;宁庆空天智能装备(南京)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蔡晶展示了数字孪生技术在航空装备制造中的突破性应用;南京安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监周倩雯则从能源创新视角,描绘了“AI+新能源”的产业新赛道。

破局人才培养:校企共探“AI+智造”教育新模式

在圆桌论坛环节,高校、企业与行业协会代表围绕“AI+智能制造人才培养”展开深入讨论。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面对技术迭代加速的挑战,职业教育需要构建“动态能力图谱”,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课程体系革新,将AI工具应用和跨学科项目实践模块嵌入课程体系,以适应技术发展需求;二是师资角色转型,教师从传统的“讲授者”转变为“创新教练”,强化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三是评价标准升级,引入SOLIDWORKS认证等国际标准,使人才培养更好地对接企业真实岗位需求。

未来已来:以“智”提“质”锚定新赛道‌

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校长周庆礼表示,本次论坛既是技术风向标,更是育人宣言书。他指出:“在‘AI + 制造’浪潮中,职业院校必须成为技术落地的‘转换器’与人才供给的‘反应堆’。下一步,学校将联合参会企业发布《智能制造人才能力标准》,并启动‘AI 赋能现场工程师’培养计划,为长三角智能制造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储备核心动能。”

(来源:江苏教育频道/戴增超 红林 编辑/汪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