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领跑、苏中发力、苏北兴起!江苏发布县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地图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连接城乡,发挥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江苏历来县域发展实力强劲,县域是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当下,以杭州 “六小龙”企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浪潮中,江苏县域正以“制造业基因”重构竞争优势,从智能装备到人工智能,从生命健康到未来能源,不断培育具有江苏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记者今天了解到,省规划设计集团课题组近日创新推出江苏省县域新质生产力产业地图,并绘制出江苏省县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地图,全面展现江苏省县域新兴产业实力。
在江苏县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版图上,正上演着苏南领跑、苏中发力、苏北兴起的“群龙三重奏”。长江以南,以昆山、宜兴、江阴等为首的苏南地区县域战新产业规模全省领先,相关新质生产力企业数量占全省比重高达61.8%,电子信息、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高速发展,物联网、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新兴名词成为领先发展、超前布局的焦点。
苏中地区海安、如皋、高邮等县域发展态势迅猛,重点围绕智能制造装备、新材料、海洋船舶制造等产业 持续发力。
苏北地区则以东台、阜宁、大丰等县域为代表,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在新能源、智能装备制造、绿色环保等领域重点突破。这种"各扬所长"的产业空间布局,让江苏县域在战新赛道上具有多层次、多维度的强劲竞争力。
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特征显著,牵头和参与的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总数全国第一。江苏县域也紧抓这一机遇,在多个重要产业集群中大放异彩。
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是江苏智造的“重要根基”。江苏县域在智能机器人、高端数控机床及专用设备等环节领域引领全国。以南京六合为例,其所拥有的数控相关核心技术在全球数控机床领域排名第三、亚洲排名第一。
人工智能产业集群,是江苏数实融合的"超级接口"。工业化大模型、算法AI、智能终端产品等早已在江苏县域开花结果。苏州常熟建设起长三角首个“AI+工业互联网”产业基地,该基地由百度智能云建设和运营,为当地企业提供例如文心一言、开物工业互联网等AI平台产品,基于“云智一体,深入产业”的战略,打造“中国制造苏州样本”。
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是江苏双碳赛道的"动力引擎"。江苏县域目前已掌握从关键原材料和组件、零部件到整车的全谱系制造能力,其中动力电池已经成为推动江苏县域发展的优势领域。常州溧阳作为全省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先行先试区,动力电池产销量全国县域第一,集聚有江苏时代、上汽时代、立讯精密等龙头企业,风靡年轻圈层的小米SU7、YU7的电池模组也来自这里。
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是创新助力健康的“江苏样本”。江苏县域在医药研发、医药机械制造等高附加值环节占据国内主导地位。苏州昆山研发能力全国领先,建成亚洲最大的小核酸药物品种线;而位于镇江丹阳的鱼跃集团更是中国最大的医疗器械全球化集团公司之一,血压计、血氧仪、呼吸机、轮椅等医疗器械市场占比高,目前已连续十年蝉联“双11”家用医疗器械销冠。
绿色环保产业集群,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江苏方案”。江苏县域专注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综合治理等重点领域先进装备和产品研发。无锡宜兴作为中国绿色环保产业最集中、产品最齐全的集聚区,与全球国家合作建设了13个国际清洁技术转移中心;盐城东台发布了国内首个综合性地区低碳发展指导性文件,黄海森林生态旅游度假区获评了全国首家零碳旅游景区。
海洋船舶产业集群,是向海图强的“江苏脊梁”。江苏在船舶超大型化、智能化、绿色化以及新型船舶研发建造方面能力突出。泰州靖江目前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配套最完善的民营造船基地,是国家级船舶出口基地、全球最大的系泊链生产基地。
课题组研究发现,江苏县域发展的每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都蕴含着无限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未来前景。在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的实施方案》中,提出“打造5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建设10个国内领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江苏县域在这15个战新产业集群中占据重要地位。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正在江苏县域经济中茁壮成长的蓬勃动力。”课题组相关负责人表示,“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是总书记赋予江苏的目标定位,而这片占全省超70%土地的县域版图,正以"每个产业都有龙头带动、每座县城都有特色集群"的格局,书写着由制造业大省向新质生产、智造强省迈进的新篇章。
(来源: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中心 记者/姜奇卉 通讯员/管若尘 曹旭超 编辑/汪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