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上现代化】全球最大起重机“制造手册”
video
工程机械产业是江苏首批入选的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之一。近年来,以徐工集团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引领产业集群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带动江苏工程机械产业迈向全球产业链的中高端。一起走进徐工,来看全球最大起重机的制造密码。
江苏台记者黄蒙说:“这里是徐工。我身后的这片钢铁丛林就是徐工的重型起重机。作为行业龙头,徐工已经连续7次刷新了千吨级轮式起重机的起重纪录。今天我们来到徐工,一起揭秘这些‘超级装备’从钢板到巨擘的诞生密码!”
第一站记者来到下料车间,这里正在上演金属“变形记”!这台相当于四层小楼高的数控折弯机,是全球最大吨位的板材加工设备。只需要8分钟,它就能将15米长的特种钢板精准弯折成吊臂弧度,精度达到惊人的±0.5毫米。这种“刚柔并济”的工艺,正是徐工起重机力扛千钧却能举重若轻的起点。
徐工重型零部件分厂下料单元成型一工段工段长冯辉说:“这台4000吨的折弯机,最长可以折到14.3米,厚度可以达到16厘米。XCA4000吨总共有7个臂,这是其中一个盖板,它的长度达到了14米,重量接近4吨。”
欢迎来到焊接界的“交响乐团”,10台大型焊接机器人正在上下舞动,焊接起重机的核心部件——转台。徐工打造出全球起重机行业首条大型结构件智能化生产线,18道工序、10台机器,1个人就可以控制完成。
徐工重型结构一分厂现场支持贺化龙说:“机械手焊接相比于传统人工焊缝,焊接效率是能够翻倍的,焊缝质量稳定性能提高60%以上。”
生产好的零部件,就来到了组装车间。在这个大屏幕上实时显示车间里的生产状况,各个环节信息全部实现打通,从而实现了整个产线的数字化,这也让这条产线能够生产30种不同类型的底盘。同时它的生产效率也大大提高,平均每25分钟就能生产下线一台轮式起重机的底盘。
徐工重型装配一分厂厂长李振远说:“我们这个企业典型特点就是离散型的生产企业,多品种、小批量,产品大而且复杂。这个是我们完全独立、创新自主开发的系统和生产线,满足了柔性化的生产需求,生产效率极大提高,提升至少25%以上。”
经过前面一系列工序,终于来到最为激动的最后的组装环节。记者身后正在组装吊臂的大家伙,就是最新世界纪录的保持者——XCA4000。它被称为“神州第一吊”,能够把190吨的货物吊装到190米的高度,而它的自身重量也来到了惊人的402吨。
从智能下料的钢板“觉醒”,到焊接火花的“数字之舞”,再到柔性组装的“变形魔法”,徐工以智能制造为引擎,驱动大国重器走向世界。在这里,记者不仅看到了中国装备的制造高度,更看到了智能制造的未来图景!
徐工重型工艺技术部总体工艺研究所所长王振说:“现在徐工的焊接、加工包括装配可以说是做到了行业第一。我们要不断加大技术投入、不断创新,让徐工的产品走向全世界,实现工程机械引领、装备美好未来的发展愿景。”
(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中心记者/黄蒙 俞铭义 朱睿 张晟霆 徐州中心站 编辑/胡超)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