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米其林”小店 “江苏味”抓住“世界胃”

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中心 2025-04-12 19:01

在近日发布的“首版江苏省米其林指南”里,藏着不少咱们天天可见的小店,馄饨、锅贴、鸭血粉丝样样俱全!今天就跟随记者去打卡“米其林”小店!

【一天上百笼汤包 吸引南来北往客】

荔枝新闻中心记者黎明说:“江苏首版‘米其林’指南发布,引发了大家热烈讨论。不过,我最感兴趣的是‘米其林’发布的必比登榜单,这里边有很多大家所熟知的苍蝇小馆和街边小吃。必比登榜主打6个字:经济、实惠、地道。这拨泼天的流量,给这些小店会带来怎样的改变?走,跟我一起去探店!”

走进南京·好婆汤包,四五个平方米的厨房里,老板和六七个员工正忙得团团转。上午十点半不到,店里已经坐满了人,其中不少是外地游客。

一位贵州游客说:“今天特意来打卡的第一口南京味道,汤包鲜甜,会推荐朋友也来。”

吃了才有发言权,记者赶紧激情下单,开启沉浸式吃播:这一看就是熬出来的好汤,鸭血滑滑的、鸭肝粉粉的、鸭肠脆脆的、鸭胗糯糯的。汤包比较咸香,麻油味很重,肉好扎实,回口是有点甜的,能看得到蟹黄,好吃!

南京好婆汤包老板陈涛说:“一个包子26个褶子,一天包最少100笼包子,20万个褶子。让游客知道南京的老味道,能入选‘米其林’,我觉得很骄傲!”

【“阿要辣油啊” 喝一碗“有灵魂”的馄饨】

在南京·金陵杨家馄饨,自己点单、付款、端馄饨、找位置、拿烧饼……馄饨店全程自助,也丝毫不影响人们的热情。这里的很多食客都是二三十年的老主顾。一句“阿要辣油啊”,是南京人最亲切的问候。

一位南京市民说:“还是要靠自己体验,自己吃得好、大家吃得好,这个就是好!”

南京金陵杨家馄饨工作人员说:“我们家的馄饨货真价实,吃得新鲜、吃得健康、吃得放心,前腿肉嫩,几十年的标准都没有变过。”

南京金陵杨家馄饨老板娘说:“我们做30年了,一直这么做,保证质量,人再多都要保证质量。”

【“非典型”淮扬菜 咸货最抚凡人心】

在扬州,主打家常“咸货”的“玉成餐厅”也登上了米其林必比登榜单。软兜长鱼、咸鱼烧肉,干切香肠……都是老饕们念念不忘的味道。李女士旅居海外多年,每次回家乡都要先来这里“寻味”。

李女士说:“自己对香肠是情有独钟,吃在嘴里,咸香味道,肉质比较细腻。”

五花肉一定要选肥瘦相间的,不能过腻也不能太瘦。抹盐后放入大缸腌制半个多月,期间需要不停翻面。而随着健康饮食理念兴起,这家有30年历史的餐厅也在与时俱进更新配方。

玉成厨师长李师傅说:“比如之前百斤肉七斤盐,现在减量。”玉成老板娘朱女士说:“更加精益求精,我们争取把它做成百年老店。”

从汤包到鸭血粉丝汤,从馄饨到香肠,江苏美食自带文化基因。荣耀上榜背后,更是米其林标准和东方味道的双向奔赴。

真正的美食不在于价格、环境、摆盘,不会因为米其林而改变,也不会因为流量的消失而消失,因为这座城市的味道早已深深地烙刻在我们的味蕾里,我们的心里。

(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中心记者/黎明 郭锴峰 郭艺 陈忠耀 扬州台 编辑/胡超)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