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比赛有看头!临床技能大赛引入AI技术
来院就诊的患者突发倒地,待产孕妇被出租车紧急送到医院,刚出生的婴儿如何处理,胸穿过程中突发呼吸困难……这些临床突发情境如何应对?今天(4月18日),南京医科大学举行临床技能大赛,本次比赛引入人工智能(AI)技术,提升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和应变能力。
记者在AI考场看到,一个人形机器人正"聚精会神"地看着考生们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通过一帧一帧的图像识别,对学生进行评分。与此同时,考场的另一侧,通过3D投影,模拟急诊室的场景,让师生身临其境地锻炼自己的实操能力。
南京医科大学2025年临床技能竞赛总裁判长周蕾说:“能把你的操作还有数据获取了以后传到电脑上,进行AI自动分析,就会给出相关的一个数据,当然我们裁判还要根据机器人做不到的内容,我要去判断它的人文,它的一些步骤等等。所以两个结合就更好地能够给出更客观的有效性方面的评分。”
比赛首次将本科生、研究生的临床技能大赛和教师带教的临床教学能力竞赛,三赛合一,学校希望通过这样的一个比赛,能够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来共同促进医学生临床技能水平的提高。
江苏省人民医院妇科副主任医师、参赛老师孙玮告诉记者:“12分钟内完成12个血管的结扎止血,时间是相对紧迫的,而且是研究生主操作,本科生进行辅助,对本科生和研究生之间的默契配合,要求非常高,主要考验的是我们整个南医大对于临床教学的一个基础是否扎实。”
南京医科大学副校长冯锋说:“今天的他在这样的一个场景中,他就会意识到我怎么样去让学生去做,怎么样能够引导学生,让学生有一个更好的思维,更正确的这样的一个处置的一个方案,我觉得这样一个对老师的锻炼是非常有效的。同时对于学生来说,他在教师的这样一个指导下,可能更容易更好地去反映临床中的这样的一些突发的即时的一些问题。”
(来源: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中心 记者/黄迪 史哲铭 通讯员/田天 编辑/郭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