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职大以实景为课堂 让诗词从书本“活”进现实

荔枝新闻 2025-04-18 17:23

今天(4月18日),记者从扬州市职业大学获悉,近日,该校踏青悦读社组织 20 余名师生前往张若虚纪念馆与瓜洲古渡公园,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诗韵古渡,文脉传承”主题实践活动。

扬州市职业大学人文学院党总支书记陈峰介绍:“张若虚以《春江花月夜》‘孤篇压全唐’,希望同学们在踏青中感悟诗词之美,在实践中传承文化根脉。”

随着活动开始,踏青悦读社师生一道步入纪念馆,馆内丰富影像资料与文物展陈呈现了张若虚的一生以及《春江花月夜》背后的故事,光影技术的动态演出令同学们叹为观止。此外,馆内展厅以动态水墨画还原了“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的经典场景,打造了沉浸式的吟诵氛围。

社团中的两位同学刘璇、徐欣怡身着风雅的汉服,手持诗集抄本,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如梦似幻的《春江花月夜》吟诵表演。舞台之上,清越顿挫的人声辅借着动态投影技术,千百年前的古典意境之美得以在今天完美演绎。吟诵活动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为观众带来视觉与听觉的双重享受,展现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活动现场邀请到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扬州雕版印刷技艺的非遗传承人李金晶老师,李老师为大家展示了一块制作工艺上乘的《春江花月夜》的完整雕版,并为大家细致演示了雕版印刷术的操作过程,学生们好奇地围在老师身边认真研习这门技艺,并在纪念馆内的雕版印刷互动展台处亲身体验了一回雕版印刷的活动。

“很激动,这是我第一次学习到关于扬州的地方性非遗文化,能够亲手印刷出一篇《春江花月夜》,就像张若虚的灵魂经由我的手,再一次向这个世界发出了他的声音。”参加活动的徐子涵同学展示自己雕版印刷作品时开心地说。

傍晚时分,师生迎着霞光,伴着花香,漫步在瓜洲古渡公园诗词长廊。面对刻有《泊船瓜洲》《瓜洲夜泊》等名篇的诗碑,学生逐句朗诵并分享对诗句的理解。在江风轻拂、绿柳掩映中,学生们身着汉风唐韵的素雅长衫,分享着自己的思考,饱含深情地吟诵《此处需要诗歌名称》,将“楼船夜雪瓜洲渡”的沧桑化作绕梁余音。

扬州市邗江区瓜洲镇社区教育中心校长孟宪才热情地为师生介绍了瓜洲古渡公园的历史,倾情讲述了瓜洲古渡公园里众多碑刻的渊源历史,并与同学们分享交流了自己的读诗心得。

活动现场,陈峰代表扬州职大人文学院向孟宪才校长郑重颁发了校外指导老师的聘书,正式聘请他成为人文学院“运河文化”校外辅导员。

“守护文化根脉是教育者的使命,这份信任将鞭策我继续深耕这片人文热土。”孟宪才说。

陈峰说:“未来,扬州市职业大学人文学院将继续探索文化育人的道路模式,经营好踏青悦读社这一平台,打造金牌文化社团,持续推进‘文化+实践’育人模式,联合地方文化机构开发运河诗词研学线路,为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厚植青年学子的人文素养做出更多努力。”

(来源: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中心 记者/明玉花 通讯员/尤微 周轩羽 张雪怡 陆玲珑 宋思佳 编辑/高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