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十年捐钱助学!当年受助的小伙,如今成了别人的光
“当年的温暖,如今想传递给更多人。” 5·12国际护士节前夕,扬州市职业大学2015届校友李旺向母校捐赠5000元助学金。捐赠的背后,藏着一个跨越十年的爱心接力故事。
原来十多年前,李旺在求学时,曾受到退休教授朱捷的资助,如今有能力了,他想把这份温暖传给更多人。
5月11日下午,在扬州市职业大学高邮湖校区李旺捐赠助学金仪式现场,李旺分享了他从受助学子到爱心传递的故事,让台下师生很是动容。回忆起学生时代,李旺坦言,自己来自普通农村家庭,家里生活一直不宽裕。2012年,他通过学校“朱捷教授助学成才基金”获得资助,缓解了生活压力。
徐州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李旺说:“1000块钱能支撑三四个月的生活学习,对当时连学费都紧张的我来说,是雪中送炭。”
当年受资助后,李旺和另外几名受助学生曾在老师的带领下,拜访过朱捷老人。他还记得第一次见到老人时,他朴素的形象,以及他的叮嘱。
李旺说:“第一次见朱教授时,他戴着旧帽子、微微驼背,70多岁的老人住在简陋的房子里。但他说‘好好读书,以后帮助需要的人’,这句话我记了十年。”
(从左到右第4位为朱捷老人↑)
如今的李旺已是重症医学科骨干,工作十年间薪资从六七千涨至万余元,他始终记得那份温暖。尽管背负房贷车贷,他仍在2022年首捐3000元,今年毕业十年之际再捐5000元:“能力大就多捐点,能力小就尽心意。接受过帮助,就该把这份心意传下去。”
李旺哽咽着说:“得知朱教授两年前离世时,我特别难受……但我想,他当年帮助的学生们如今能接力助人,他一定会高兴。哪怕我一生平凡,能把爱心传给学弟学妹,就是最大的成就。”
在受助学生娄雯宣眼中,李旺学长的这份爱心是照亮前路的光。作为家庭突遭变故的大一学生,她接过助学金时红了眼眶:“爸爸病重后,生活费一度紧张。学长的资助让我轻装上阵,未来我也要投身公益,让善意一直流动。”
李旺的故事,正是该校“发展型资助”的生动注脚。学校通过“经济资助+精神激励+实践育人”模式,引导受助学生从“接受者”成为“传递者”。近五年,已有32名受助校友重返校园捐款,形成温暖的“爱心闭环”。
扬州市职业大学医学院党总支书记卢子华说:“朱捷教授生前捐出20万元设立基金,如今他播下的种子已长成森林。李旺们用行动诠释着:爱不是单向的给予,而是星火相传的希望。”
当善意成为接力棒,每一次传递都在点亮更多希望。李旺的故事或许不够惊天动地,却让我们看到:爱心无需惊天动地,只要心怀感恩、力所能及,普通人也能成为照亮他人的光。
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中心记者 | 明玉花
通讯员 | 卢子华 王昭静 梁孝梅
编辑 | 李国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