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四稳 勇担当】4月末江苏企业用工同比增加5.9万人
video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全省上下以实干作为,奋力扛起经济大省挑大梁的担当,通过“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更加有效应对外部环境复杂变化,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1-4月江苏经济延续增长态势,呈现出“韧性强、潜力大、动力足、活力优”的特征,高质量发展向新向好。即日起,《江苏新时空》推出系列报道《抓四稳 勇担当 》,首先来关注民生之本——就业。
【稳存量扩增量 就业形势稳中向好】
上午10点,位于宿迁的江苏吉龙运动休闲用品有限公司内一派繁忙景象。作为以出口运动休闲用品为主的外贸企业,江苏吉龙面对外需短期下滑的困境,在政府的“护航”下,着力开拓新兴市场、开发新产品。眼下,公司新研发的庆典气球套装成功拿下欧洲70万份的订单。为了按时交付订单,公司新增了一条气球产线和两条充气床垫产线,用工同比去年增加了10%。
江苏吉龙运动休闲用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田晶晶说:“其实政府一直在给我们助力,他们能够倾听到我们有什么样的需求。目前,加上我们周边的几个工厂,我们高峰期现在一共是将近2000人在赶订单。”
在广大企业积极开拓市场稳住就业基本盘的同时,江苏各地接续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充分发挥重大项目拉动就业的重要“扩增器”作用。走进省级重大项目——中天钢铁集团(淮安)新材料有限公司钢帘线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数万台机器开足马力生产。记者了解到,随着国内胶东半岛和东南亚等国际新订单的不断增加,钢帘线一厂11条产线24万吨年产规模均已经达产达效,企业用工需求持续攀升。
中天钢铁(淮安)新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方煜宏说:“我们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招聘渠道积极吸纳有经验的熟练员工,近期新招聘的员工近500人。同时,为了让新员工尽快融入工作,我们还启动了‘以老带新’的培训计划,确保新员工能快速上手,投入到紧张的生产当中。”
放眼全省,常州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项目、南京阿里中心一期项目等重大项目接连“上新”。最新数据显示,截至4月底,500个省重大项目完成投资2319亿元,完成率35.5%,超序时进度2.2个百分点。重大项目建设以“磁场效应”吸引上下游企业集聚,不仅推动产业迈向高端化,更为就业市场培育新动能。江苏各地人社部门实施重大项目的招推助力工程,开展精准服务重点企业用工专项活动。
常州市人力资源和就业创业管理中心用工服务科科长冯迎春说:“经过前期的摸排调查,已经形成了500家的重点用工服务企业库。我们持续实施人社专员‘一对一’服务机制,有针对性地提供人力资源招聘、职业技能培训等服务。”
【用好用足就业政策 暖手相扶托举有力】
今年以来,各地人社部门用好用足就业政策,紧锣密鼓地开展“春风行动”,全省累计发放各类就业补贴5.4亿元,线上线下开展招聘活动3697场次,筹集发布岗位114.3万个,达成就业意向29.2万人。进入二季度,更多稳岗惠民政策接连落地。近日,江苏下达2025年度省级就业补助专项资金13.46亿元,较上年增加约6400万元,主要用于支持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等就业重点群体就业创业,通过发放社会保险补贴、职业培训补贴、就业见习补贴等,为重点群体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托举。通过稳存量、扩增量加上政策加持,江苏收获来之不易的“就业成绩单”:今年1至4月,江苏城镇新增就业46.2万人,4月末企业用工登记2084.5万人,同比增加5.9万人。
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就业促进处处长薛勇说:“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稳就业稳经济的决策部署,制定实施减负稳岗扩就业系列政策,加力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岗位挖潜扩容,大力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专项行动,全力办好高校毕业生职业技能培训等4件就业民生实事,全年举办各类招聘活动不少于8000场次,采集发布就业岗位信息不少于600万个,持续保持就业局势总体稳定的良好态势。 ”
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中心记者│王敏 杨帆 周雷 朱晓莹 程芸
供片台│淮安台 宿迁台 常州台
编辑│张萌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