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花开结硕果 “苏”写援疆新篇章
video
从水韵江苏到天山脚下,1997年起,江苏相继对口支援新疆伊犁、克州,是全国唯一设有两个援疆前方指挥部的省份。数十年间,从产业帮扶到民生相助,从文化共融到民心相通,苏新携手绘就了山海新篇,为当地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江苏新时空》推出系列报道《石榴花开结硕果 援疆“苏”写新篇章》,多路记者前往新疆伊犁、克州两地采访,记录发展新貌,感受“山”与“海”的双向奔赴。
【传统牧歌有了现代“音符” 冰川羔羊“跳”上内地餐桌】
荔枝新闻中心记者范洁萍说:“对于生活在新疆克州的柯尔克孜族来说,柯尔克孜羊是他们重要的畜牧产品。为了帮助老乡们更好地管理羊群,同时保证羊肉的品质,江苏援疆帮他们修建了这样一处集约化的农场。”
占地面积10967平方米,可同时满足600只羊的集中饲养,农场还设有多个功能分区。过去传统的粗放模式下,小羊羔的出生率很低。自从有了江苏援建的帮扶农场,推行统一品种、集中配种和科学饲养,不仅产崽数量多了,每只羊羔的出栏均重提升了30%以上。羊肉的品质也更好,每公斤可以卖到60元。
新疆克州哈拉奇乡阿合奇村村委会干部库瓦尼斯别克说:“今年7月20日开始人工授精,之前是农民的绵羊,有些时候两个三个产羔,每茬赚600元到800元。人工授精以后,现在的水平每茬可以赚两千多元到三千元。”
在援疆力量的支持下,阿合奇“冰川羔羊”品牌应运而生。严格的采购标准、规模化销售、物流运输全链路帮扶,推动柯尔克孜羊的销售半径不断扩大。2024年,阿合奇“冰川羔羊”在江苏无锡创下营收1350万元的纪录,同时还有大量肉品销往山东、贵州、四川。
新疆春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经理王德麟说:“主要就是品质,去年我们差不多采购30万吨向全国销售。”
【引企业强技术 戈壁沙棘变身致富金果】
在阿合奇县的一家工厂里,当地特色农产品沙棘正在被加工成沙棘原浆,从流水线上打包出货。早些年,耐寒、耐旱、耐盐碱的沙棘,是这片戈壁滩上防风固沙的重要植被,后经品种改良成为了特色农产品被推广种植。2019年,江苏援疆引进沙棘产业项目,很快这里便发展成阿合奇县第一家规模以上的制造业企业。在江苏援疆支持下,现在企业拥有了自己的技术研究中心,和江南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年销售额可达3000万元。
新疆中科沙棘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同华说:“依托咱们沙棘果进行深度开发,现在有20多款产品。正式员工是87人,生产厂区有50多个人,85%是咱们当地的少数民族柯尔克孜族。”
新疆中科沙棘科技有限公司员工巴合提古丽说:“月薪4000元。我们有家庭的、有孩子的,收入可以。”
【口岸园区规模化发展 “江苏速度”助力产品远销中亚】
在新疆克州阿图什市,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的江苏产业园里,67栋标准化厂房整齐排列,车间内机器轰鸣。由江苏援疆工作组引入的30多家企业正在这里蓬勃发展。
范洁萍说:“这里有着‘一路连欧亚,五口通八国’的区位优势,大批的企业在这里因地制宜谋发展。比如我现在来到的一家电梯企业,仅今年上半年的产值就超过了440万元。”
新疆埃尔法电梯有限公司法人李长春说:“援疆工作组会不定期把内地的一些企业对接来我们这里互相交流。”
在一家电动车企业的生产线上,一辆辆崭新的电动自行车刚组装完毕。项目自去年7月投产运营以来,已经累计销售了8000多辆电动车,不少出口到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
新疆苏匠车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蒋晓说:“市场份额还是比较乐观的。优化很多流程,同行都惊讶这是什么速度。是江苏速度!”
记者│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中心
范洁萍 王健安
编辑│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中心
张萌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