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歌曲微课堂 |《保卫黄河》:一曲民族脊梁的怒吼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厚植青少年爱国情怀,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江苏省委网信办、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共青团江苏省委、江苏省作家协会、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在全省组织开展“童声里的中国”少年儿童歌咏活动,并策划推出抗战歌曲微课堂。每期微课堂将聚焦一首经典抗战歌曲,邀请专家学者进行深度解读和音乐赏析,帮助广大少年儿童从歌曲中读懂烽火岁月里的家国情怀,感悟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思政课堂
《保卫黄河》是大型合唱声乐套曲《黄河大合唱》的第七乐章,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于1939年3月完成创作。
光未然(左)与冼星海(右)
冼星海指挥《黄河大合唱》
video
主讲人:万长松
江苏省教学名师
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曲谱分享
audio
音乐赏析
邹 建 平
南京艺术学院原院长、教授
江苏省音乐家协会原副主席
《保卫黄河》创作于1939年艰苦的抗日战争时期。作为《黄河大合唱》的第七乐章,它不仅是整部作品的高潮,也是中国近代音乐史上最具代表性和感染力的作品之一,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歌曲为进行曲风格,以急促跳动的音符、铿锵的节奏和三和弦分解的固定动机(如“风在吼!马在叫”的音调),来营造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在合唱写作方面,作曲家运用了复调 “卡农” 手法,通过二声部、三声部轮唱,让各声部相互呼应、相互追逐,此起彼伏,连绵不绝,营造出黄河波涛般汹涌澎湃势不可挡的气势,表达了中华儿女前赴后继、不屈不挠保卫祖国的坚定决心和强烈的爱国情怀。因此被誉为“为抗战发出怒吼”的代表作!
全曲可分为五个部分——引子、主题陈述、发展段、轮唱(高潮)、再现与尾声。合唱时,从引子的激情引入,到各乐段的逐步推进,再到结尾的高潮爆发,情感层层递进,不断升华,从而深深感染听众,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荔枝青少中心
制作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