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纪录片《淬心》第五集 | 虚心以求真
video
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这是一份发表于1927年春天的考察报告。它的作者,是时年34岁的毛泽东。整整32天,他辗转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五县,跋涉七百余公里,最终形成了这份一万七千余字的报告。
1926年,随着国民革命的蓬勃发展,由广东开始的农民运动迅速发展到全国。这引起国民党右派和封建地主豪绅的恐慌,污蔑农民运动是“痞子运动”,“糟得很”;中国共产党党内也出现了激烈争论。
农民运动到底好不好?时任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的毛泽东,决心深入调研,用事实回答这个问题。
1927年1月4日,毛泽东动身前往当时农民运动发展最为迅猛的湖南,开始考察之旅。每到一地,他便召集有经验的农民和农运工作同志开调查会,仔细听他们的报告,刨根究底,多方求证,统计和分析各类数据。
1927年2月12日,毛泽东回到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驻地武昌,用四天时间,写下了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文献——《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在报告中,毛泽东用大量确凿的事实,说明农民运动实际上“好得很”,农民是“革命先锋”。
这份报告在历史的紧要关头,为革命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也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这一原则的真实写照。
1941年5月19日,在延安干部会议上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时,毛泽东第一次详细阐述了“实事求是”的内涵:“‘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此后,“实事求是”思想不断继承和发展,成为中国共产党长期坚持的思想路线。
从探索出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到制定实施14个五年规划;从开启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不断探索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成功道路。
“大人不华,君子务实。”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唯物求实的传统。早在公元81年,史学家班固便在《汉书》中以“修学好古,实事求是”赞扬西汉河间献王刘德考订先秦古籍时的严谨态度。唐代学者颜师古,认为“实事求是”,是“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明代大儒王阳明则以“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主张“知行合一”。
从李冰治水以实测破除千年水患,到司马迁著史以考信追溯历史本真;从徐霞客探源以足代笔纠正地理讹传,到彭任主张用“虚心以求真”的实证态度探索真理。“实事求是”早已成为一种治学态度和实践智慧,熔铸在我们民族的血脉之中。
南京大学教授李承贵指出,“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是有根据有原因的,用王阳明自己的话说,他要治疗‘知行两分’的病。真切笃实的行跟这个明觉精察的知,使它们统一起来。知就是行,行就是知,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不能知而不行,一定要实践,一定要付诸实践,强调实践的价值,实践的意义,实践的优先性。”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王学斌指出,“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实事求是、知行合一,这种哲学思想为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土壤。实事求是成为了我们党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也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坚持一切要从实际出发,理论必须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去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因地制宜,让沙海焕发勃勃生机
麦盖提县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三面环沙,沙漠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0%以上。殷红海,新疆麦盖提县防沙治沙中心党支部书记,近十年来,一直忙碌在植树造林第一线。
2014年,殷红海从部队转业到麦盖提县克孜勒阿瓦提乡工作。在负责小拱棚种植推广工作时,他第一次见识到沙尘暴的破坏力。
殷红海回忆道:“一场沙尘暴,200亩全军覆没,没有一棵苗子能够保留下来的,就在短短的5到10分钟,全部上天,就那么快。那时候我们也意识到了,必须要干这件事,然后就开始到沙漠里头来,开始植树造林。”
2016年,殷红海担任麦盖提县防沙治沙中心副主任,面对百万亩防风固沙生态建设的艰巨任务,他带领团队迎难而上。然而初期的栽种并不顺利,买回来的树苗近一半没有成活,即便成活也难以生长。殷红海并没有气馁,他带着同事们连续半年吃住都在沙漠里,把关树苗品质,尝试不同的栽种方式,进行精准施肥轮灌。
树苗成活了,僵苗拔节了。正是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殷红海与同事们逐渐摸透了风沙的脾性。近十年的耕耘,终于汇成了沙海里不断蔓延的绿色。
殷红海治沙有方的同时,更在探索从“治沙”到“致富”的新路径上迈出了坚实步伐。2018年,麦盖提县开始尝试在梭梭林套种肉苁蓉。
试种成功后,殷红海充分利用防风固沙林基地资源,套种了8万多亩的梭梭肉苁蓉,这种药材每年可采挖一万亩左右,实现产值近2000万元。
此外,殷红海和他的同事们还将生态建设与脱贫工作相结合,动员群众参与生态林管护,实现就业增收;鼓励农户成立合作社,种植沙枣、枸杞等经济林,大力发展林下养殖。
殷红海表示:“我们所从事的这份工作根本没有捷径,和沙漠打交道,就要实事求是,要不然我们什么事情是干不成的。”
如今,麦盖提县累计完成沙漠造林超过48万亩,风沙天由2010年以前的每年150多天减少到现在的50天以下。参与生态林管护和林下经济的农户年均收入超过4万元。麦盖提县逐步形成了沙漠治理、沙产业开发、农民增收致富的多赢格局。
进入新时代,脱贫攻坚战以精准施策扎根现实,书写人类减贫奇迹;生态文明建设以“两山”理念遵循规律,铺展绿色画卷;科技创新坚持自立自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郝立新认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党的生命线,更是党性的试金石。共产党员应锤炼过硬作风,用好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多到基层一线去,多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去,体察实情,全面掌握情况,让调研成果惠及民生、促进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不竭动力。”
今天,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我们必须心怀“国之大者”,继续实事求是,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实实在在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