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纪录片《淬心》第六集 | 常破“心中贼”

荔枝新闻 2025-07-06 00:27

心怀信仰,坚守政治本色

1935年1月,江西怀玉山,一位红军高级指挥员不幸被捕。本想捞笔油水的敌军士兵搜遍他的全身,却连一枚铜板都没搜到,找到的只有一支钢笔和一块旧怀表。

他就是方志敏,第一任闽浙赣苏维埃政府主席。

1934年冬天,方志敏率领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转战皖南,在怀玉山被七倍于己的敌军围困,不幸被捕。南昌狱中的100多个日夜,面对敌人的严刑和诱降,方志敏写下了《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可爱的中国》《清贫》等不朽篇章。

在《清贫》中,他这样写道:“在这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是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有奢侈过。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元;但为革命而筹集的金钱,是一点一滴地用之于革命事业。”“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1935年8月6日,方志敏英勇就义,年仅36岁。他留下13万字的狱中文稿,字里行间凝聚着衣袋里不存分文的坦荡和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流尽最后一滴血的决心。

“我们现在说方志敏的清贫观,不是被动贫穷,也不是去过从前的苦日子,而是要坚守政治本色。思想纯洁,信仰坚定,不为私欲所惑,不被物欲所蒙蔽。”江西方志敏干部学院教师郑瑶说。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聂文婷认为,清贫不是物质的匮乏,而是精神的丰盈;廉洁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融入血脉的信仰。这种对清贫、洁白和朴素的坚守,在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早有无数印证。这样的信仰,不是口口相传的说教,而是我们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切实的实践。

清正自守,培养廉洁之风

公元1518年,明正德十三年正月寒夜,时任都察院左佥都御史王阳明刚刚率军平定南赣数十年匪患,在凯旋之际写下振聋发聩的警句:“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王阳明这句‘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字字千钧,涵义隽永。人终其一生,内心世界不免时时刻刻在进行复杂的,汹涌的‘天人交战’‘理欲缠斗’,真正的君子定是击退小我,成就大我,清正自守、两袖清风的模样。”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王杰表示。

在中华民族璀璨的历史星河中,以清为本、以廉为荣的人物始终闪耀其间。春秋时期,齐国重臣晏子以“廉者,政之本也”为圭臬,三朝辅政却甘居闹市陋室,将君王所赐尽散于民;北宋时期,包拯以“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自勉,用铡刀斩断权贵私欲,让“包青天”之名化作百姓心中的正义图腾;清朝名臣于成龙二十年布衣蔬食,临终木箱中唯官袍一套,以“天理良心”四字诠释“天下第一廉吏”的赤诚。

王杰认为,这些清正廉洁的先行者把个人的操守、品格与天下大义融为一体。他们的精神早已沉淀为了中华文化中最为坚定的价值观。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薪火相承,自觉以初心为尺、以规矩为绳,不断地淬炼“常破心中贼”的政治品格。

俭以养德,当好人民公仆

位于云南西部的大亮山,三十多年前,这里却是一片荒芜。

1988年,61岁的杨善洲卸任保山地委书记。他放弃了省城养老的优渥待遇,转身扎进了大亮山。此时山林已承包到户,杨善洲创造性地提出“国社合作”建场方案,成立了大亮山造林指挥部。

“当时善洲林场都是荒山,老书记带领林场职工,一年种上一点,现在已经变成万亩林海了。他吃得也简单粗茶淡饭,穿的也是破旧中山装、黄胶鞋。”施甸县善洲林场原场长周波说。

虽然是大亮山林场的主要创办人,但杨善洲坚持不从林场领取报酬。“不占公家一点便宜”,是他恪守一生的准则。

“从我记事起,他就经常对我说,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就是一分钱都不许拿,要想过上好生活,必须自己去打拼。”在杨善洲大女儿杨会菊回忆中,不善表达、深藏爱意的父亲,用一生的自律为家人树立了清白做人的榜样。

2009年,在大亮山耕耘21载的杨善洲将林场经营管理权无偿移交给国家。此时,林场的活立木价值已经超过3亿元。第二年,杨善洲因病逝世,按照他的遗愿,杨善洲部分骨灰被撒在了大亮山林场的雪松下,继续守望林场。他没有给家人留下钱财,却为当地百姓留下了漫山遍野的葱郁。

在新时代的清廉画卷中,杨善洲有数不清的同行者。人民法官鲍卫忠,扎根边疆24年,承办800余起执行案件,无一起关系案、金钱案,生命最后一刻仍牵挂司法救助,以天平之尺守护公平正义;曾任山东寿光县委书记的王伯祥,推动蔬菜产业革命助民致富,却从不为家人多谋利。发现妻子按批发价购买冰箱,他当即补缴500元差价,用自律践行“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青海的“牧民省长”尕布龙,将私宅改造为“牧民店”,30年免费接待7000余农牧民,生动践行“不知百姓疾苦的人不配做人民公仆”的铮铮誓言!

“我们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够赢得百姓的信赖、人民的拥护,就在于我们始终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修身智慧,转化成为脚踏实地的公仆实践和意识。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就应该以前人的故事为镜,用俭以养德的品格阻断特权的妄念,以敬畏法纪的姿态筑牢思想防线,真正显现出‘只见公仆不见官’的清风正气。”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王学斌表示。

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只有以钉钉子精神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定不移纠“四风”树新风,才能让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新风正气不断充盈,把好传统带进新征程,将好作风弘扬在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