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超”带火夜经济 江苏夜间用电量飙升14.3%
video
自“苏超”开赛以来,江苏的“夜经济”已然成了球迷们的“第二主场”,最新电力数据显示,江苏近两个月夜间重点时段用电量刷新纪录,同比增幅达14.3%。为助力电力迎峰度夏,江苏93座新型储能电站集中向电网放电,实现了我国最大规模新型储能的集中调用。
【各地全力做好电力保障 多措并举“削峰填谷”】
据国网江苏电力数据显示,截至7月7日,江苏电网最高用电负荷达1.52亿千瓦,已在年内第三次刷新历史纪录,其中,作为“夜经济”的核心领域,餐饮、综合零售、室内娱乐三大行业表现尤为亮眼——每日18时至22时的4个小时内,用电量突破10.5亿千瓦时,同比增幅达14.3%。
面对赛事及高温天气带来的用电高负荷挑战,国网江苏电力一方面借助已投运的各类跨省、跨区域输电工程,积极争取西部、北部区外来电。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新型储能电站的作用,在晚间用电高峰时集中向电网放电。在常州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示范电站集控室,调度人员正实时监控机组运行情况,确保电力随时可调可用。这种储能电站利用采盐形成的巨大地下洞穴作为储气空间,在用电低谷时,将空气压缩注入盐穴存储;用电高峰时,释放压缩空气实现电能的再利用,达到“削峰填谷”的效果,有效平衡电力供需。
常州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示范电站集控室值班员陈云浩说:“储能一次需要消耗48万度电左右,放电的时候大概30万度电左右,大概能满足6万户居民的家庭用电。”
从空间来讲,江苏储能项目多位于苏北,用电却集中在苏南。苏南的用电高峰是在白天,苏北的用电高峰却是在夜间。所以储能可以作为“时空调节器”来发挥作用。日前,江苏93个新型储能电站参与集中放电,总参与容量724.8万千瓦,实际最大调用规模为714万千瓦,创造了集中调用规模的新纪录,同比增长56.9%。数据显示,江苏目前新型储能装机761.6万千瓦,位居全国第四位,涵盖电化学储能、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等多种形式。
记者│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中心
叶蓓蓓
供片台│淮安台 常州台
编辑│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中心
郭晶晶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