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药香做香囊 留守儿童暑期班开启别样中医药文化之旅

荔枝新闻 2025-08-26 12:13

捏一片薄荷叶轻嗅清凉,握一把艾草锤捶揉身体放松身心,调制一瓶专属花露水珍藏夏日回忆……这个暑假,南京市浦口区永宁街道的留守儿童们体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医药文化之旅。8月25日,记者从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获悉,该校“药韵微光”志愿团队开展的“五感识药润童心”主题暑期班已圆满落幕。为期两周的活动不仅让孩子们探索到中药的奥秘,更让他们在幽幽药香中学会了情绪管理的智慧。

 五感沉浸:让中药成为“可触摸的伙伴”

“拼图时我们吵过架,但最后一起完成了作品。”南京市永宁小学三年级同学许涵在“幸福收集瓶”的便签上写道。首堂课上,孩子们通过拼凑胖大海、金银花等药材拼图,初次认识了中药的形状与颜色;“中药香泥DIY”活动中,他们亲手触摸药材粉末,嗅闻艾草与薄荷的独特香气;随后制作的“‘中药艾草情绪锤’成为了他们的‘情绪伴侣’”,而“中药花草养生茶”则让枸杞、黄芪的甘醇融入日常生活。

从视觉、触觉、嗅觉到味觉,系列课程通过五感沉浸式体验,将抽象的中医药文化转化为具体可感的童年记忆。结课时的“自制花露水”活动,更将孩子们熟悉的金银花、薄荷、艾草香气凝结为“可带走的文化记忆”,完成了从“初识中药”到“珍藏记忆”的完整体验。

心理赋能:情绪管理藏在药香里

“难过时就闻闻花露水,像香泥那样安心。”——这是心理问卷中南京市永宁小学三年级同学姚宇凡的回答。志愿团队将心理培育巧妙融入中药体验:“情绪天气预报”让孩子们用画笔将情绪转化为晴、雨等天气图案;“守护星光”活动中,写满同伴赞美的星星卡片增强了他们的归属感;而“独特的我”自画像则帮助他们建立自信。

数据见证了变化:结课时,班级中近50%曾表现出轻度焦虑的孩子,情绪自评均为“轻松”;活动后,主动参与小组互动的比例从 55% 提升至 90%。孩子们在“童心寄语”中写道:“艾草锤是我的情绪小伙伴”、“拼拼图让我知道,吵架了也能做好朋友”——中药体验与心理培育的融合,悄然滋养着他们的成长。

微光成炬:文化传承与心灵守护的双向奔赴

“我们以中药为桥梁,让孩子们感受传统文化的温暖,同时获得成长的力量。”“药韵微光”志愿团队负责人陈星宇表示。当孩子们怀抱着装满记忆的“幸福收集瓶”离开时,他们带走的不仅是手工艺品,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亲近感、对情绪的掌控能力,以及与他人相处的善意。

这场为期两周的暑期班,不仅让留守儿童体验了中医药的独特魅力,更让文化传承与心灵守护实现了双向促进。正如团队所言:“让中医药文化的微光,照亮童心成长的每一步;让心灵守护的温暖,成为传统文化传承的持续动力。”


记者|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中心

          戴增超

通讯员|林垚 报道

通讯员|无锡台

编辑|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中心

          郭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