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世代·新职潮丨无人机群飞行规划员:在技术与人文的交界中翱翔
编者按:2025年,人社部发布17个新职业、42个新工种。新兴职业的不断涌现,是社会充满活力的生动注脚。江苏省总工会、江苏广电荔枝新闻联合推出《Z世代·新职潮》系列融媒体报道,讲述Z世代年轻人在新兴职业浪潮中的逐梦故事。让每一束年轻的追光,在镜头里汇成星河,映照出新兴行业的万千气象。
video
2025年春晚无锡分会场,2025架无人机在太湖上空翩翩起舞,复杂的三重动画艺术效果让全国观众为之惊叹。在这场视觉盛宴的背后,是一群无人机群飞行规划员与团队夜以继日的付出。
“春晚完美表演结束的时候,内心可以说是松了一口气”,作为技术负责人的王聪,回忆起那个难忘的夜晚,至今也颇为激动。与人们猜想的不同,无人机群的飞行操控并不依赖于飞手,由飞行规划员们编写的程序是顺利表演的重中之重。通过王聪的介绍,这个新兴职业的神秘面纱被揭开。
春晚无人机表演画面
新技术诞生新职业:飞行规划员应运而生
随着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无人机群飞行规划员这一职业被正式列入人社部门新兴职业名单。王聪将这个角色形象地比作“空中编舞者和安全指挥官”,承担着双重使命:既要通过精心设计确保天空中完美呈现预想的视觉效果,又要全程守护安全,做好前期方案的风险评估和路径优化。
一场完整的无人机编队表演需要经过四个关键步骤:创意设计、轨迹编程、环境检测和现场调度执行。在这个流程中,飞行规划员扮演着核心角色,需要与客户经理、平面设计师、气象保障组、飞控手等多个岗位紧密协作。“他主要是作为一个编程的角色”,王聪解释道,“需要具备美学素养和设计能力,利用类似玛雅这样的三维软件进行空间创意,同时要有极强的细致性和严谨性。”
飞行规划员正在根据设计稿编程
目前,这一职业对从业者的背景要求相对多元化。王聪团队中的三位飞行规划员,有的原本从事无人机维修,有的专攻软件开发,还有的负责硬件研发,但都具备工科背景。“如果要新招人的话,我会更看重软件编程能力,"王聪坦言,"创意这一块可以交给更专业的平面设计师,而懂软件的人学习相关编程后会更容易上手。”
新职业也有新变数:写代码也要看天吃饭
与传统的编程工作不同,无人机群飞行规划员也要亲临飞行现场,多多少少也要“靠天吃饭”。王聪印象最深刻的一次经历发生在前两年的一个项目中,尽管团队已经提前到现场进行了地磁干扰和电离层检测,但表演当天恰逢太阳风暴,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强电磁干扰。
“当时离飞行表演还有10来分钟,超过一半的飞机都没有办法上线”,王聪回忆起那个紧张时刻,“最后我们用架子把飞机垫高,脱离地面后才相应减少了一些地磁干扰。包括2025年春晚当天,全程浮台起降的无人机群,演出时最高风速达到了每秒14米,也让团队的成员捏了把汗。”
实际上,降雨、刮风和磁场干扰都是无人机飞行面临的常见问题。每次项目执行前,团队都会进行GPS定位和环境检测,包括地磁干扰、降水概率和风速影响等多个维度,但自然环境的不可预测性仍然给这个职业带来独特的挑战。
王聪正在和工作人员测风速
“我们的飞控手只是作为一个备份”,王聪解释现场操作流程,“我们可以将成百上千个无人机乱序摆放,通过前期编写的程序进行映射,每个无人机就对应上了图案上的每个点,表演时不需要人工飞行。但如果出现突发意外,或者设备信号、编程出现问题失去响应,就只能用最原始的方式用遥控器把它拉回来。”
新需求带来新未来:蓝海领域迈向专业化发展
尽管无人机编队表演只占低空经济大盘子的4-5%,但王聪对这个行业的未来充满信心。今年他们团队完成了50多场演出,平均周期约半个月,在东南亚的市场树立了影响力。更重要的是,飞行规划员的应用场景正在快速拓展。
“除了无人机编队表演,飞行规划员还可以在电力巡查、公共空间管理、森林防火等领域发挥作用”,王聪介绍道,“这些都可以完全脱离平面设计,更关注于安全以及航线规划。”从最初的航拍到如今的多元化应用,无人机产业的发展轨迹印证了技术创新的无限可能。
无人机已在公共空间管理领域发挥作用
2024年,“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全国已有30个省区市将发展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或出台相关政策。截至2025年年初,江苏省已批准低空航线324条,全省低空经济相关企业数量达4100余家,位居全国前列。有机构预测,2026年江苏低空经济产业规模有望突破2000亿元。
作为低空经济产业的一份子,王聪也感受自己的行业正在不断升温,他认为目前低空经济正处在快速上升期,就像朝阳一样充满活力,需要更多新鲜血液,来更快地革新技术、拓展应用场景。
在这个站在科技和人文交汇点上的职业中,飞行规划员们正用代码编织着天空中的诗篇,让技术与艺术在云端完美融合。随着低空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升,这个新兴职业必将在更广阔的天地中展翅翱翔。
(监制/景月琴 王智勇 统筹/王航 陈澄 刘娟 制片人/周诗婕 冯金同 本期编导/汪伟捷 本期摄像/吕伟健 蒋帅 本期剪辑/刘香楠 本期文稿/汪伟捷 视觉包装/孙伟 乔旭 张婧昆 贾辰婧 宣传推广/张婷婷)
指导单位
江苏省总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