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产业、会攻坚”!苏工职院“金师”工程擦亮产教名片

荔枝新闻 2025-09-17 10:05

近年来,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实施“金师”培育工程,积极探索“校企结对、博士拜师”新模式,有效打破了教学与产业之间的壁垒,实现了学校、企业与学生的多方共赢。为全面总结并展示“金师”培育工程一年来的建设成效,该校于9月15日举办“金师”培育项目实践成果展示评比活动。

现场集中展示了校企联合开发的项目化教材、源于产业实际的真实产品教学案例,以及基于行业前沿技术的应用成果。

活动中,博士教师团队还通过现场实操,演示了超精密激光加工、五轴高效加工、自动化产线联调等先进技术,生动展现“金师”队伍的技术硬实力与教学实践能力。

专家评审组依据成果质量与演示效果完成评定,最终评选出“金师个人奖”10项,并为获奖个人颁发荣誉。

自2024年8月“金师”培育工程启动以来,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精密制造企业——瑞士UM公司共建“校企结对、博士拜师”机制,10位博士教师与8位企业工程师组成联合团队,以“学徒”身份跟班学习,以“工程师”身份参与生产,实现了从“懂教学”到“懂产业”、从“会授课”到“会攻坚”的蜕变。

“以前讲自动化产线,总担心缺了‘现场感’;现在跟着瑞士UM公司工程师参与十几次实际运维,再站讲台就更有底气了!”博士教师潘沐一的感慨道出了众多参与者的心声。另一位参与激光超精密加工实操的教师吉绍山也表示,通过项目不仅掌握了前沿技术,还培养出一批深受企业认可的学生,“作为教师的幸福感、自豪感、成就感油然而生。”

智能装备学院院长石皋莲介绍,一年来,“金师”团队聚焦激光纹理加工、五轴联动、电火花线切割、红光绿光加工、智能化产线等核心方向,累计开发10本项目化实战教材及系列教学案例集;同时为东南电梯等企业提供技术服务,解决关键技术难题20余项,累计到账科研经费300多万元,为合作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超3000万元。

“金师”团队还同步建设8门精品在线课程、17个产业适配教学案例,将工业机器人编程、RFID(射频识别)标识解析等前沿技术融入日常教学,辐射学生千余名,“显著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核心竞争力与就业质量。” 博士教师潘沐一说。

智能装备学院学生沙文浩表示:“现在的课程有企业工程师辅助授课,我们带着实际参数和设备问题钻研,不仅学得更扎实,还练出了真本事!”

活动现场发布了新一年度工作任务和第二批职教“金师”培育工程校企师徒结对名单,为项目持续推进注入新动力。瑞士UM中国区方案和赋能中心总监陈晟评价,“金师”项目高效整合了企业工程师的实践经验与博士教师的理论算法能力——既帮助企业突破技术瓶颈,又让教学内容更贴近企业真实需求,助力学生快速适应未来岗位,“真正实现了学校、学生与企业的三方共赢。”

石皋莲表示,下一步学校将继续深化与UM等行业领军企业的战略合作,重点在激光纹理加工工艺优化、自动化产线自适应检测、红光绿光技术研发等领域深耕;未来还计划将“博士进企业”规模扩展至百人,紧扣苏州“1030”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体系建设要求,培养更多 “会设计、懂工艺、精操作、擅协作、能创新”的高技能人才,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与智力保障。

记者 | 江苏教育新闻

          戴增超

编辑 | 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中心

          赵梦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