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命长短,牙齿先知?60岁以后,掉牙多的人活得更久?真的假的?

CQTV安全与法 2025-09-17 18:07

张大爷今年68岁了,最近遇到一件让他很是困惑的事:嘴里已经掉了7颗牙,除了吃东西有点费劲,身体却比同龄人还要硬朗。

邻居老李只掉了2颗牙,却因为心脏病住了两次院,这让张大爷开始怀疑:“难道掉牙多的人反而活得更久?”

要说张大爷年轻那会儿,压根没把口腔卫生当回事儿,每天就刷一次牙,从来不用牙线,50岁后就陆续开始掉牙,可他身体倒没啥大毛病,血压、血糖都很稳定,每年体检指标也都正常。

可他那些牙齿保护得特别好的老伙伴,有的得了糖尿病,有的患上冠心病,这可把张大爷给整懵圈了,难道这掉牙和健康之间,还真有啥不为人知的秘密?

牙齿健康和寿命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掉牙多是不是真的意味着活得久?咱们接着往下看!

01、权威数据揭秘:牙齿数量与寿命的关系

近年来,国际医学界对牙齿健康与寿命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结果与民间传说完全相反。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进行了一项震撼性研究:对573名70岁老人追踪21年发现,全口无牙的老人死亡风险比拥有20颗功能牙的老人高出26%,这意味着保持牙齿健康直接关系到生存几率。

瑞士苏黎世大学的研究规模更大,涵盖1万名中老年人,经过20年跟踪调查得出惊人结论:牙齿健全者的平均寿命比缺牙者长11.7年。

中国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调查也证实了这一趋势:我国65-74岁老年人平均存留牙数量从2005年的20.97颗提升至2016年的22.5颗,全口无牙比例从6.8%下降到4.5%,这一变化与国民寿命延长高度吻合。

世界卫生组织“8020计划”更是基于大量医学证据制定:拥有20颗以上功能牙的80岁老人,5年生存率比全口无牙者高43%。

02、为什么缺牙会影响寿命?

很多人认为“掉牙只是口腔问题”,但医学专家发现,缺牙会引发4大“连锁反应”,直接威胁生命健康。

1、破坏咬合平衡,加速其他牙齿脱落

一颗牙齿脱落后,相邻的牙齿失去支撑,开始向缺牙部位倾斜移位,这种不均匀受力会导致龋齿、牙周病风险大幅度增加,其他牙齿脱落速度明显加快。

2、削弱咀嚼功能,引发营养不良

缺牙使咀嚼效率大幅下降,许多老人被迫只能吃软烂流食,长期下来会导致蛋白质、维生素摄入不足,免疫力下降,胃肠消化负担加重。

3、神经刺激减少,影响大脑功能

牙齿根部神经与大脑神经中枢紧密相连,缺牙会导致对应脑区刺激减少,神经中枢逐渐萎缩,增加记忆力下降、认知功能衰退的风险。

4、增加全身感染风险

缺牙部位容易滋生细菌,这些病原体可以通过创口进入血液循环,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并发症、呼吸系统感染的发生几率。

03、护牙宝典:掌握这些方法远离缺牙风险

想要拥有健康牙齿,延长使用寿命,关键在于做好日常维护和及时干预。

1、基础清洁:黄金三步法

每天早晚刷牙各3分钟,使用含氟牙膏和软毛牙刷,饭后及时漱口30秒,清除食物残渣,坚持使用牙线,清洁牙缝中刷牙无法触及的细菌和食物碎屑。

2、专业护理:定期洗牙检查

每年洗牙1-2次,彻底清除牙结石和顽固菌斑,每半年进行口腔检查,及早发现龋齿、牙周病等问题,早期治疗成功率更高。

3、饮食控制:减糖护牙

严格控制糖分摄入,每天不超过25克,避免长时间含糖食物停留口中,睡前绝不吃甜食,多吃富含钙质的食物,比如牛奶、豆制品等。

4、及时修复:缺牙必补

出现牙齿脱落后3个月内必须修复,可以选择活动假牙、固定假牙或种植牙,避免长期缺牙导致其他牙齿移位,引发连锁反应。

牙齿健康是长寿的重要基石,而不是障碍,从今天开始,认真刷牙、定期检查、及时治疗,让80岁的自己依然能享受美食,笑容灿烂。

记住,每一颗牙齿都值得我们精心呵护,因为它们守护的不仅是口腔健康,更是我们宝贵的生命长度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