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耳他“中国角”代表团来宁交流 共促中马教育情谊

荔枝新闻 2025-09-18 17:24

今天(9月18日)上午,马耳他圣玛格丽特中学“中国角”代表团在南京与江苏省教育厅、江苏医药职业学院举行座谈交流,以对话架起中马教育文化交流新桥梁。

座谈会期间,大家重温了代表团在北京的精彩瞬间。随后,“中国角”学生代表伊桑・斯肯布里发言,他熟练引用《诗经》“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诗句表达感谢,言语间满是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认同,“请把马耳他当作你们的第二故乡”,一句真诚的邀约,让友谊的温度瞬间升温。

“中国角”创办人马丁・阿佐帕迪则动情回顾了10多年的坚守。他提到,“中国角”能走到今天,离不开中马各方的支持;而中国在科技、教育领域的飞速发展更让他赞叹。最后,他以孔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作结,道出了与中国友人相聚的喜悦。

江苏医药职业学院院长殷忠勇的分享,则让大家看到了文化交流的创新方式。他介绍,此次研学活动融合了北京、南京、盐城三地资源,打造了“中医药+”融合研学模式:既有汉语学习的基础,也有中医药文化体验的特色,更有“文化轴线・生态脉络・中医精髓”三位一体的体系设计,让师生们能在紫金山下品历史、串场河边赏自然,还能从“一味中药”里感受中国智慧。他还提到,学校2023年在马耳他创办的欧洲首个中医药“郑和学院”,如今已成为海外传播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平台,“欢迎大家回国后常去看看,从中医魅力里读懂中国精神”。
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杨树兵对“中国角” 代表团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向同学们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做中国文化“传播者”,希望大家沉浸式感受江苏历史文化与发展活力,将江苏故事、中国温度带回马耳他,让更多人读懂真实立体的中国;二是做中马友谊“传承者”,延续 “中国角”“郑和学院”的友好种子,成为两国青少年交流纽带,以青春力量续写中马相知相亲新篇章;三是做留学江苏“实践者”,欢迎更多马耳他学生来苏留学,在提升自我中成为中外友好合作的见证者、受益者、建设者与传播者。

座谈会期间,双方代表互赠礼物,传递深厚情谊。

据了解,2010年,圣玛格丽特中学教师马丁・阿佐帕迪来华旅行,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深打动。回国后,在中方支持下,他牵头创办 “中国角”,以茶道、书法、中医药讲座为载体,为马耳他青少年打开了认识中国的窗口。10多年来,“中国角”不仅是文化传播的“小课堂”,更是中马友好的“民间纽带”,让越来越多马耳他孩子爱上了中国文化。
今年6月,江苏医药职业学院结合中马在青少年交流、中医药文化、职业教育等领域的合作需求,正式向“中国角”师生发出来华邀请。9月上旬,代表团如约抵达,开启了为期14天的“汉语桥”文化交流之旅,而此次座谈会,正是旅程中深化合作的重要一站。

记者| 江苏教育频道 廖君君 史海宁

编辑| 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中心 朱彤